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党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特殊品质或质的规定性,政党的性质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从民主党派章程中关于其性质的表述的改变来看,民主党派的性质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政党、新民主主义政党、“资产阶级性”的政党、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参政党这样一个曲折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在广大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部分地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饥荒。由于饥荒的原因,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人口的大量非正常损失,在这些地区中河南信阳是一个典型。本文借助河南信阳地区已公开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相关人员的回忆、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已发表的学术文章,分析1958~1961年大饥荒期间该地区人口的变动趋势,特别对人口变动量进行了计量考察;进而分析饥荒形成的制度性原因,以期对解决当今的农村治理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党际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含了党际协商民主的要素,其制度优越性非常明显。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的优势并没有充分显示和发挥出来。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共产党推动和主导的民主,完善党际协商民主关键还是要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4.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但是,民主党派具有不同于其它政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讨论中国各民主党派问题时一般不采用"阶级基础"的提法,而是代之以"社会基础"。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和谐政治就是政治系统诸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外在环境之间关系的平衡、协调的状态和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建设和谐的政治。和谐政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作用。特别是在转型期的中国,建设和谐政治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协商是对中国不断发育的社会力量的积极回应,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的务实举措,是推动社会治理和公民自治的一种民主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组织协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存在协商发展不均衡、协商能力有待提高、协商主体不对等、协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探索和完善社会组织协商,需做好统筹协商和试点工作,提升社会组织的协商意识和能力,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创新社会组织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民族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心理支撑.在社会转型期,民族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和谐与否的试金石.针对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民族心理,应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民族心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人民团体的政治性、统战性、群众性、组织性与协商民主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和统一性。健全和完善人民团体协商,应充分认识到人民团体性质、定位、组织的特殊性以及新时代、新使命对人民团体提出的新要求,增强人民团体协商意识、提高人民团体协商能力,强化人民团体协商的政治功能、突出人民团体协商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人民团体协商机制、规范人民团体协商流程,使人民团体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得力助手、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言人以及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0.
加强章程建设是全面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前提条件。加强参政党章程建设,必须修改完善章程条款,增强章程的科学性;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提高章程的系统性;完善章程运行机制,增强章程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