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1.
黄维元  尉浩 《理论学刊》2007,(5):101-103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德”是一个贯通天人,涵盖哲学本体论、伦理观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多个领域和层面的复杂概念。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德论继承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视域中的道德伦理观念,并将德范畴与心性联系起来,提出德乃心得之于天命之性的德性本体论,主张通过尽心诚意、致良知以成就德行,因而具有鲜明的心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他在十六大报告中又把与时俱进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可见,与时俱进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某个个别原理,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安身立命之本,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本质特征,一旦丧失了它,马克思主义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一、与时俱进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地提了出来,强调解放…  相似文献   
3.
《易传》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精神,对革故去弊、开拓创新、以和为贵、团结统一、顺时而动、居安思危等中华民族其它优良品格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邓小平,把群众史观的相关原理,结合中国传统的为民思想,系统地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思想。一、邓小平对毛泽东群众史观的继承。邓小平对毛泽东群众史观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提出的“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邓小平始终把“为民”、“爱民”和“恤民”视为己任。早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