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吕国忱  岳丽艳 《唯实》2003,2(4):4-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落后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 ,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历史证明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有连续性 ,而社会形态的演进则带有跃迁性。社会形态具有张力 ,生产力决定其张力变化的幅度。只有社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相互适应 ,这种张力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海传  岳丽艳 《求索》2012,(12):78-80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收益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马克思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作用,又断言它是人类活动所采取的最后一种奴隶形式。梳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脉络,盘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视角,明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根据,对于规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风险,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了几十年的雷锋,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样的话题:雷锋当初学的谁?  相似文献   
4.
岳丽艳 《唯实》2004,42(2):8-12
恩格斯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规定了标准 ,同时也为这种划分限定了严格的使用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证明 ,不同哲学派别由相互对立走向融合是历史的大趋势 ,整合才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