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上个世纪,人们认为国家是社会政治组织,受公法调整。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经济活动泾渭分明。进入现代社会后,国家介入经济关系。国有化、国有财产、国有企业不断冲击现实生活。国家已成为财产所有权的重要主体。由政治组织到财产所有权主体这一现实向以往的国家观提出了挑战:以往的国家观没有揭示出国家的深层次的属性。其实,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财产所有权的主体,享有财产所有权是国家与生具来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依法为治的社会状态。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法治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社会主义法治以人民利益为本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不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资本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前提。人们通常认为,商品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但是,商品经济关系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终极关系。稍加分析便会发现,商品是资本与劳动两个要素的结合。商品经济关系实质上是因资本与劳动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商品经济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资本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对外经济活动的管理,前苏联部长会议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确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苏联解体后,这些制度作为历史形成的惯例仍然调整着独联体各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在与独联体各国进行经贸活动或研究其政治经济状况时,了解这些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