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2月24日《报刊文摘》转载一幅题为《这里的村民觉悟怎么这样低?》的漫画。画的是一群腆着将军肚的领导,胳膊弯夹着公文包,手里拿着“大哥大”,坐着豪华轿车下了乡。领导下乡干什么?从轿车后尾探出了头的鸡鸭鹅的画面可以看出,他们下乡视察工作是假,向村官索取土特产是真。道  相似文献   
2.
岁末季终之际,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要进行一次“评先”活动。“评先”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社会新风尚。然而,时下有些企事业单位,虽年年、季季都搞“评先”,但“评先”不但没有给工作带来促进作用,反而带来不少负效应。如有的说:“当先进是有‘家’的,是‘家’者调皮捣蛋也照当无误,不是‘家’者累死也沾不上边。” 原来,某些企事业单位“评”出来的所谓“先”,不是真正由群众“评”的,而是“长官意志”的杰作。谁平时会吹会拍,会见风使舵,与领导搞好…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出版了一本纪实报告文学选集,内容都是反映该省进行的山区人畜吃水工程。书在出版时,省有关部门将书稿呈交李鹏总理,请他为该书题写书名。李鹏总理欣然应允,大笔一挥,将此书题名为《对起百姓》。这个书名题得何等好啊!它不但对书的  相似文献   
4.
治国要先管好家。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家都明此理。朱元璋为杜绝官吏走私,杀一儆百,斩了当朝驸马。抗日烈士、共产党员吉鸿昌胞姐的惟一儿子,仗恃舅父的威名。祸害一方百姓。县长将其抓获,不敢问罪。吉鸿昌闻讯后,亲自将外甥从监狱里提出,拉至荒郊击毙。战国时大政治家腹(黄+享)惟一的儿子犯了死罪。秦惠王念腹年老无依,准备刀下留人。腹坚决要求依法办事,说,那样做,臣与王都将失信于民。  相似文献   
5.
“红包儿”的流行,据说先来自港澳地区,接着就从南方沿海城市普及了全国。每月发红包儿,是老板对职员工作的一种承认,也是一种选择。很可能你领过这个月的红包儿下个月就被炒了鱿鱼,也可能你的红包儿里比上个月多了一份奖励。发红包儿有时候比我们发工资还要合理些,在机关工作,除去官职、职称、年限之外,其他干好干坏一个样,不需要单个儿去领红包儿,谁领多少工资基本上都是公开的。为了与众人不一样,某些人不去拼命工作,因为干得再好也不会涨工资,而去拼命捞官职、捞职称。为捞到这些,又不得不拼命给人送红包儿,造成了不少“…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龙江县韩某,连年被有关部门评为“造林先进”,后经群众揭发,韩某非但不是什么“先进”,反而是一滥砍滥伐的大户。某地一仗势欺压百姓的无赖,其家大门上竟赫然挂着“守法模范户”的牌子。诸如此类的“张冠李戴”,近几年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已令有识之士感到忧虑。 之所以出现如此怪事,与当地职能部门懒、瘫、软不无关系。有的单位或部门,在工作中一遇到“刺头”,正面教育无效之后,又不敢运用法律武器,就采用这种以德报恶的感化手段。将“先进”、“模范”的桂冠戴在先进模范的反面人物的头上,言下之意是希望他们的违法行为能够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7.
报载山东淄博有一名叫李秋忠的市民,他突发奇想,在当前社会上讨债难的情况下,他要创办一个讨债公司。他为达到既不违法又能讨债的目的,一是精心设计一套印有“讨债公司”大字的亮丽服装和印有“讨债公司”的红旗;二是拟一张针对不同欠债人情况的《讨债公告》,随时在...  相似文献   
8.
9.
编辑同志:我接到第6期《中州统战》,心里格外高兴,这一期刊物在某些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进步。首先,这一期刊物从封面到内文的图片,都印刷得比较清晰,给人以明快之感。其次,这一期图片多,图文并茂,版面显得生动活泼。第三,在刊发较长文章时,编辑在文首写了提纲挈领的导言。譬如在特约重头文章《冲破阴霾迎曙光》一文的前边,编辑先生就写了800余字的导言。读者一看导言,就被“抓”住了。看《中州统战》愈办愈好,我就到邮局自费订了一份(以前都是从镇政府借来看)。自己有一份,看着方便,不必再去借。我的评刊意见!洛阳读者@张…  相似文献   
10.
明朝冯应明在《菜根谭》一书里,把“德”与“才”的相互关系,说得十分形象、确切。他说:“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任奴用事矣,几何不(?)魉猖狂?”此话是说,“德”是主人,“才”是奴仆,“才”的一切行动,完全由“德”指挥。若有“才”无“德”,等于“主人”不管事,任你为奴仆的“才”胡乱行事。这样的“家庭”怎能不“鬼怪”横行?! 时下人事、组织部门擢拔官员的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