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这些年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在同样的传播和宣传环境下,如何加强报纸的可读性,已成为报纸竞争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尤其对目前的党报来说,可读性不强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拉大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也削弱了党报应有的宣传效果。增加党报的可读性,不仅要在新闻报道上下功夫,而且包括党报的新闻评论,也应在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可读性,而不致使读者生厌。受传统观念和写作模式的影响,党报的评论大多四平八稳,枯燥乏味,严肃有余,生动不足,语言陈旧,形式老套,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把党报的评论写好,写得生动活泼,受人欢迎,值得探讨。党报评论的导向优势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党报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了解相对较早,政治敏感性强,能够领先一步做文章。二是党报在读者中有一定权威性,发表的评论比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报纸言论的可读性,如何克服言论写作中的公式化模式化套路和居高临下的架势,一个重要的原是,就是言论写作同新闻报道一样,也要做到“三贴近”报纸言论是对新闻事实的解读和开掘。新闻是言论的原料仓库,如何从这些原料中开掘和提炼出有新意且有深度的言论来,既是言论的责任,也是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