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树焕  穆宏佳 《前线》2020,(4):34-37
学术界在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深入阐释的同时,也存在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一些认识误区。实际上,列宁对“党内民主”作了重新界定,指出了其多层含义,认为党内民主的实施状况须放在党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中进行考察,要最大程度地保障党内民主的实施;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具有内在一致性,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列宁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开创了伟大的党内民主时代。  相似文献   
2.
探寻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与经典现代化理论将原因归结于这些国家自身制度和文化观念等内部因素不同,安德烈·弗兰克提出了“低度发展”理论,认为不发达国家的落后是由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的依附性地位导致的.“低度发展”理论看到了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困难,为认识发展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但是这一理论过于强调外部力量的决定作用,带有激进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称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报刊监督对中央苏区廉洁局面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在众多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红色中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苏区的喉舌",《红色中华》在对贪腐浪费、官僚主义等行为揭露批评的基础上,整合多种反腐败措施,构建廉政文化,促进了中央苏区廉政局面的形成。《红色中华》反腐败的举措对于当今社会的舆论监督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把研究视域转向东方社会,提出了俄国农村公社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世界历史”理论紧密相关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内在的自我否定性、全球交往中生产力的传输、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界性存在是俄国农村公社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韩国财阀模式是在国家指导下大力发展私营大企业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这一模式不但促进了韩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在经济成长进程中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是韩国社会公平的重要原因。而同样采取大企业发展模式的巴西等国家则既没有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也没有缩小贫富差距。韩国财阀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西孟加拉邦是印共(马)最重要的根据地,自1977年起印共(马)与其盟党连续七次赢得邦议会选举,组建了“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民选左派地方政府”.2010年以来,印共(马)在邦议会选举、人民院选举、潘查亚特选举、市政选举等历次选举中均告失败,呈现出持续衰退的状况.印共(马)在西孟邦的持续衰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作为同质型政党的草根国大党的崛起是印共(马)在西孟邦持续衰退的客观原因,政治选举是印共(马)持续衰败的重要影响因素,自身建设的不足是印共(马)持续衰退的本体原因.  相似文献   
7.
印度独立后经历了从政治廉洁向政治腐败的重大变迁。学术界对印度政治腐败兴起原因的探讨侧重于经济和文化方面,强调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印度教的文化传统对印度腐败的作用。实际上,印度独立后政治腐败的兴起还与政党制度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国大党体制"紧密相关。在"国大党体制"下,惠顾型的权力结构,反对党"有效制约"的不足,报刊媒体和政策制定被国大党政府垄断,家族政治和个人集权等因素都是印度政治腐败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自耕农的历史命运是现代化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命题。"小农消亡论"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自耕农必然走向消亡;"小农理性论"指出自耕农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自耕农经营在现代社会仍然占统治地位,表明"小农消亡"的论断是错误的;"理性小农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能充分解释自耕农兴盛的原因。笔者认为生产制度的创新、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和监督成本等因素促进了自耕农在当代社会的兴盛。  相似文献   
9.
张树焕 《前线》2013,(10):92-94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是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延安整风运动的经验,对于当前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树焕  晏晓欢 《前线》2016,(11):91-9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成为反腐败的利器。实际上,党内巡视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开始实行,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考察新民主革命时期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于新形势下建立科学有效的巡视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新民主革命时期巡视制度的演变党内巡视制度可以追溯到建党初期的中央特派员制度。早在1921年8月,为了贯彻中共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