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陆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本文以成都为例,在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概括:加快"双重"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建设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的一体化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已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选用更加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统计实证与比较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目前四川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各个市州旅游产业发展差距十分明显,成都作为单一极核地位突出,次极增长中心培育相对不足,迫切需要选择、培育和打造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极,由单引擎带动向多引擎带动转变。第二,这种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各市州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硬件"与"软件"各类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四川省各市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各不相同,导致各个市州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各市州通过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大大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第四,由于在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条件和旅游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四川省各个市州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异。论文最后提出促进四川旅游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