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为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新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立德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最为崇高的价值追求,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的人的发展,重点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内涵和实现条件等问题,为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的荣辱观属于道德观念范畴,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养成合乎社会道德的行为习惯。针对目前大学生荣辱观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将认知上升为情感,发展于意志,贯穿于行为,才能使大学生更好的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