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人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原因主要在于,进入这个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2.
<正>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张家港市现有中小企业8500多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全市47%左右的财政税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提高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增强其抗风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具有重要意义。一、合力增强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和改进科技创新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科技  相似文献   
3.
要正确认识所谓的中国"中等收入陷阱",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探讨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注重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竞争优势,大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完善宏观管理体制;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合理分配与共同富裕;转变消费模式,充分挖掘内需增长潜力;提高城市化率,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加快培育福建地域的个人信用市场,就是要从倡导现代信用文化,培育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制定与个人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规章,让法规制度先行;组建地方性的个人信用管理公司,积极培育市场化的信用中介机构;建立标准化的个人征信数据库等手段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以来,福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广大农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加快推进福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发挥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乡镇企业应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入手,同时要综合运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投融资体系、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加强法治化建设、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等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排污权交易在试点和推广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遇到了来自法律法规、行政、企业、环保观念等多方面的阻力,存在许多现实困境。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构建排污权交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指标分配体系;着力坚持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有效激活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强排污权交易的监测和管理;研发排污权交易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排污权交易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与兴起、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对华茶叶贸易的发生和发展等方面探讨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会议强调,“‘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这就为2011年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围绕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文化、社会稳定等民生领域,注重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福建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对经济社会建设正在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文化产业发展结构将呈现重大调整;高新技术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全球化背景将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创新理念、超常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配置、投资多元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为动力,实现福建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势化重组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