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辉祥 《政协天地》2011,(12):57-57
买书如山倒,无非是一种囤积的热情,或者说“装饰门面”,为的是看起来有文化;阅读时,无时间、没心情、缺耐心,用“读书如抽丝”来形容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是一个难以潜心阅读的时代,更何况那些社科、哲学等理论书籍,读起来枯燥无味,与微博、群聊,简直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
读书思廉     
张辉祥 《辽宁人大》2008,(12):46-47
高尔基在其自传体小说《在人间》中写道:“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可见。不重视读书学习,又不注意修身自律,难免不被财色权术所迷惑。  相似文献   
3.
4.
元旦的清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社会就在一个个元旦中进步,生命就在一个个元旦中成长。新年始于元旦,一日之际在于晨。行走于元旦的清晨,也许才能真正感知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的诗意。如果天公作美,元旦的清晨也  相似文献   
5.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寄情的信仰。据史书上说,清明祭奠曾是古代帝王个人独享的信仰,或许他不肯与人分享这清明时节的情思?当晋文公重耳下令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只吃冷食不准生火  相似文献   
6.
初冬     
  相似文献   
7.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祭情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9.
张辉祥 《今日海南》2011,(12):47-47
武侠迷常常津津乐道这样的场景:武功平庸之人,在经历了一次奇妙的偶遇或无意中服用了某种丹药后,便成为绝世高手,身体也可以百毒不侵。这种情节当然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在现实中,"百毒不侵"即使存在,也是从生理角度来讲的。那么,心理或思想上又要如何做到"百毒不侵"?高尔基认为有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那就是读书。在其自传体小说《在人间》中,他写道:"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可见,读书可以去浊扬清,扶正驱邪,不被社会上的"病毒"所侵袭。  相似文献   
10.
张辉祥 《党课》2013,(13):104-105
每到6月,我就会想起自己年少时参加高考的日子。我上学时正赶上“文革”,学校停课,不得不回家务农。等“文革”结束,国家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岁月却已经把一个求知欲正旺的少年摔打成了一个亦农亦读的健壮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