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于产生这样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理论界、党史界有诸多评说。笔者认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考察对资改造的过程和时代背景,应该说这场变革在1956年形成高潮不是偶然的。早在1956年2月,周恩来就指出:“这是过去六年来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综合结果”,并且特别强调“这是同最近时期中共中央在各方面工作中进行了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斗争是分不开的”。(1)周恩来的这一分析,总揽全局,言简意赅,深刻地揭示了对资改造高潮到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既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工作的基本总结,也是对我国4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集中概括。今天,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取得举世瞩目建设成就的中国人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历史经验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同时,人们也决不会忘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特别是决策者毛泽东,为奠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从本国的具体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形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由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利实现了革命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一贯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即是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时期,因而始终坚持边建设边过渡或既建设又过渡的指导思想,在积极进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和各项社会改革(改造)与建设的同时,不断准备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全面贯彻党的革命转变战略尤其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表现了独到的思想建树。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党先是领导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找到了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尔后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使我国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逐步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目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铜山县一直把建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当作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来抓,从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这种单一的生产责任制,逐步发展到统一经营、联产到劳,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和包产到户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同时并存。由于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这种形式的责任制,比较适应全县大部分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干部的管理水平,体现广大社员的愿望和要求,发展较快。目前实行这种责任制的生产队,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90%,成为全县的主体形式。它既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充分调动了社员个人的劳动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全县农村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已作为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彪炳史册。八大最突出的功绩在于肯定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全党的主要任务是由革命转向经济建设,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并初步探索了如何从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应当说,这一切是与当时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毛泽东的艰辛努力和开拓性的贡献密不可分的。可惜的是,八大路线贯彻不久,从1957年下半年起,即受到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错误的干扰,毛泽东本人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陷于失误,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提出了否定的意见,认为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段同资产阶段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否定了八大确认的关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历史呈现了比较复杂曲折的现象。于是,近些年来党史学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虽然亲自主持了八大文件的修改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报刊围绕生产力中诸要素特别是人与工具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志针对把人作为决定因素的观点,提出工具是决定的因素。我们是不赞成在这个问题上搞“非此即彼”的。下面试就“工具决定论”这种观点进行讨论,并阐明我们的浅见。 (一) 人是劳动工具的发明者和创造者,没有人的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我国及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突出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置于首要的地位,纠正了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上忽视生产力的倾向,集中  相似文献   
9.
文艺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的一种创作主张。它以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为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社会经济政治反映出来的文艺思潮。其实,作为整个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并不是当代西方社会中的新货色,它的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兴一阵子的尼采“超人哲学”之类。它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很久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