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还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有相当影响。”鉴此,我们仅就反封建主义思想政治方面的不彻底和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存在,以及由此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问题,作一历史的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不仅极其广泛丰富,而且全面深刻,包涵着政治、经济、科学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涉及到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总体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探讨了社会主义时期党的五条政治路线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它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述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他作为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为正确路线的制定、贯彻和对错误路线的抵制、纠正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作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和贯彻起了决定性作用,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党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发展趋向,从时间上来说,是指从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正确和错误两个发展趋向。从内容上来说,是指八大一次会议确定了正确路线,探索有了正确的开端之后,对八大正确路线是坚持和发展,还是背离和否定这样两个发展趋向。因此,它是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的根本问题,而不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即党在探索中既形  相似文献   
5.
曾宪凯 《党史纵览》2003,(10):40-42
(一)朱德与西湖诗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顾年事已高,13次到浙江视察,深入到农村、工厂、学校,了解社会生活和生产情况,指导工作。在杭州工作生活的日子里,他白天或到工厂学校视察,或下农村了解情况情况,或登高望远浏览西子胜景,晚上或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或赋诗抒怀……西子湖畔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沈玄庐曾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后又是杀害共产党人的刽子手。他于1928年8月28日遇刺身亡,划上了毁誉参半的人生句号。 创办《星期评论》等,宣传马列主义 沈玄庐是浙江萧山衙前镇人,1883年10月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19岁中秀才,1903年任云南楚雄府广通县知事,在广通兴办教育,以爱民为箴言,因惩治贪官污吏而得罪上司,于1909年辞官回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