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并不回避也不反对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把国家视为一种制度安排,揭示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国家在介入经济发展时所具有的内在矛盾。这些思想为我们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及其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面临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引领到建设现代化的正确轨道上来,为此,首先必须把“发展”的旗帜高高树立起来。在全球化的时代,发展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关起门来自己就可以“搞定”的事。中国“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丰富和发展,其理论意义在于使我们理解“发展”不是“运动”;发展不能由行政力量来主导;“发展”的绩效是检验改革成果的标准。因此,科学发展观必将开拓一个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一个灵活的制度变迁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产权清晰 ,经济主体才会关注效率 ,由此产生的对新制度的需求是制度变迁的第一推动力。为了保证政府提供的是一个有效率的制度 ,还需要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 ,以及企业家同政府之间有一个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除了学习他的理论观点之外,还应该学习他的理论创造精神。然而,理论的创造除了应当遵循“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之外,还同一定的价值准则相联系。只有价值取向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这个理论才有生命力;只有把“实事求是”这个思想方法同特定的价值准则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完整准确地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握住正确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我们才能随着实践的深入,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发展这个理论。一、“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和“重视民生”的价值观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