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泽民关于新时期改进学风问题的创新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始终重视学风问题早在1988年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理论工作应面向实际”①。在1995年初,他又指出,“讲学习,历来十分重要”②。党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这是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  相似文献   
2.
朱荣英 《学习论坛》2004,20(1):10-11,45
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相契合、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等多重维度出发 ,才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性本质及其表现。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其实践性本质统一于并蕴含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3 )把握它的实践性本质及其表现 ,必须将其置于如何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 ,并与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立起内在的价值关联。  相似文献   
3.
朱荣英 《唯实》2011,(8):51-5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何一项理论成果都离不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内在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塑造、系统建构的原则与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性与当代现实性的高度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宝贵经验的高度凝练与理性升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4.
面临后现代理性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究竟向何处去、命运会如何的问题,德里达认为我们必须以一种还债的心态走向马克思,通过奋力的开拓和创新使之不断以新的方式获得再生和转生。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这种核心思想和主导意识边缘化、泛化和中立化,否则就会造成它与时代的脱节和断裂,磨平它的思想锐气,耗尽它所有的精神能量;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只有深入到使之分离又使之结合为一的内在本源处(社会实践)那一度中去思维,才能真正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并使之以新的形式和姿态进入我们的时代文明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理论特质和基于实践需要不断实现自我革命的内在生长机制,正是由于它自己的这种实践性品格和把握实践矛盾的特殊能力,才使之赢得并重现于后现代并建构一种“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建党90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学习观武装全党、搞好学风建设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学习观不断击退教奈主义错误的学习观的历史。这表明,两种学习观上的对立,反映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差别。在马克思主义学习观上恪守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内在源泉与不竭动力,既是治党治国之道,也是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何一项理论成果都离不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内在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塑造、系统建构的原则与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性与当代现实性的高度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宝贵经验的高度凝练与理性升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层面加以整体研究和科学把握,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产生的生活逻辑沉入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性逻辑之中,无疑是对理论研究极具现实性意义的一种功能期待.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及方针政策,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实现中国化发展的一种政治宣言。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民族性上。唯有作为时代旗帜反映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并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文化,唯有服务于无产阶级进行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将其文化功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科学文化,唯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既顺应世界潮流又凝聚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时代,哲学要求实现自我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上,认真梳理当代哲学主题转换及多元取向的状况与原因、它们的未来趋势与共同出口等,这些都是当代哲学必须面对和解答的重大课题。现有的诸多范式既成就显著也存在诸多偏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指导方向.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科学的研究思路和范式来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野,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在与时代课题的回应与超越的互动关系中实现“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发展机制,又是维护、体现和完善它的本性的内在需要;“三个代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因其能够更精确、更深刻地从理论上表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未来走势,因而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际上就是以“三个代表”作为时代旗帜,导引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向深层推进并赢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