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义新的存在样态,新时代引导网络爱国主义对培育时代新人、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挑战、推动爱国主义传统转化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鉴于网络爱国主义行为在发生场域、互动方式、引导主体、存在方式、展现样态方面的特征,为引导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行为良性发展,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就要掌握网络核心技术,规范网站内容建设;拓展网络爱国空间,搭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优化网络舆论生态,正向引导青年网络亚文化;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构建理性精神,指导网络爱国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空间不仅成为衔接现实社会、推进网络社会形态演变的重要延展性场所,也逐渐成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拓展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充分挖掘网络空间与青年群体的耦合优势,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空间和主体边界,从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方法的融合与创新、话语的契合与艺术、载体的综合与渗透、技术的耦合与赋权、资源的统筹与生成等方面入手,促进各要素之间既独立运行又有机统一,以切实发挥网络育人的实际效能,进而厚植广大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其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3.
李东坡 《电子政务》2013,(2):109-116
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等方面论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阐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在党和国家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社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认同提供了新空间、为网络社区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规范、凝聚和整合功能,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大学生存在审美情感反传统化、审美感受肤浅化、审美理解功利化和审美理想世俗化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也影响其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审美观透析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着力促进审美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优化,建立特色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审美环境,引导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面对学习与生活,自觉抵制"泛娱乐化"对自身审美心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子非常注重军队的训练,认为它关系战争的胜败,提出了"兵非益多"的质量建军思想。他主张要把士兵按照一定的编制合理地组织起来,进行指挥信号、队列、阵法和战术的演练,组建和训练"选锋"。在练兵时,要注意仁爱士兵,以教戒为先,以法治军,严明赏罚。他希望通过练兵,达到全军团结如一人,行动高度一致,在战斗中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最终成为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霸王之兵"。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化原则、路径和机制研究,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呼应、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主导性与多元化相一致、人本性与政治性相支撑、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从促进经济社会新和谐、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创设传播宣传新平台、创造实践活动新形式等方面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同时要加强利益维护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示范引领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是新时代促进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完美融合,使育人环境更加具备趣味性、形象性、全面性、渗透性、创造性等特征,充分发挥艺术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根本在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意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道德情操,引导价值观念;推进思想宣传,把握舆论导向。其工程的复杂性要求以物质性艺术作品优化宏观环境;以精神性艺术作品深入微观环境;以系统性理论体系完善机制环境;以人民性价值理念扎根创作环境;以先进性主流思想引导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东坡 《天津检察》2006,(6):51-51,50
最近,汉沽区盗窃电动自行车的案件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经分析此类案件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首次系统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蕴含着马克思“新历史观”的主要内容,集中展示了以现实的人与实践的历史为逻辑起点、以客观的存在与真实的理论为逻辑中项、以世界性的历史与共产主义事业为逻辑终点的关于肯定物质实践与客观历史的核心要义,对于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在马克思“新历史观”视域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赋予其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本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中的鲜活力量,在科学理论中坚定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向;在生动实践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内容;在崭新时代里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质。  相似文献   
10.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表现得更为客观、全面,也最为集中,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毛泽东不但高度评价了斯大林,肯定了斯大林在苏联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还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总体上认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所犯的错误属于共产主义队伍内部的是非问题,而非阶级斗争中的敌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