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研究1919--1949年中国历史的创新之作。此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严 密、新意迭起,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很有研究品位,极富个性色彩,是胡绳晚年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思考的一份珍贵的思想 遗产,也达到了作者所说的"要讲出一点新的意思"的要求。笔者认真研读此书,确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但笔者同时也发现该书 似有两处时间错误,特查阅相关资料,与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农村教育更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相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言,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最突出、矛盾也最集中。文中主要就农村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农村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成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胡绳关于“中间势力”的思想,是他晚年在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取得的富有创新的理论成果。胡绳科学揭示了“中间势力”的内涵,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间势力”的政治主张及其动摇分化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等理论观点。这给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 1.“1956年说”。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是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的,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胡绳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胡绳在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等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位治学严谨、善于创新的学术大师。本文拟就他对社  相似文献   
6.
由于种种原因.原始档案没有完全公开.对共和国历史上许多重大曲折事件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若干历史事实在社会上恐怕还存在着以讹传讹的现象。林蕴晖所著的《国史札记·事件篇》(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8月出版)是国史研究中的一部信史.是运用已出版的史料对新中国成立后若干重大事件、特别是曲折失误的事件作了认真的历史梳理.说清楚了一些别人没有说清、  相似文献   
7.
1978年11月,在关系中国命运大转折的那次 重要会议召开前夕,由上海工人创作的话剧《于无 声处》突然晋京,一时间轰动了首都舞台,在那场 反对"两个凡是"的斗争中奏响了震撼人心的最 强音。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有赖于胡乔 木同志奔走京沪两地的悉心推动。 1978年5月,生病在家休息的上海青年工人 宗福先伏案20几天,一气呵成写就了怀念周恩来 总理的话剧《于无声处》。9月23日,该剧在上海 工人文化宫的小剧场上演了。当时,这恐怕是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