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个人发展的问题,包括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价值、作用、权利、责任、自由、积极性、个性发展等等问题,是一个具有最广泛群众性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个人自主活动、自行选择、自我发展的领域逐步扩大。但个人价值问题的理论研究却似乎还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迫切要求认真研究劳动者个人问题的现实与理论,探索更好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途径。斯蒂文·卢科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一方面需要以全体和每个劳动者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个人价值,为增进全体和每个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而奋斗;一方面要批判个人主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两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读《西方人看个人主义》这本书,觉得很有兴味。本书作者斯蒂文·卢科斯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个人主义问题多年,著述多种。他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byStevenLukes)于1973年在伦敦发表。汉文译本,经征得作者同意,改名为《西方人看个人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输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文献,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问题的典范。学习这个文献,应该不限于知道他的结论,而且应该学习他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他的结论,并且提高我们观察问题的能力。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在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纸老虎的问题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唯物辩证法的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的囘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增强劳动者主人翁责任感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第一个理论问题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劳动者客观上处于什么地位,他们是不是所有者和主人?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还需要进一步讨论:现实的经济体制以及实际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是怎  相似文献   
5.
跃进和平衡     
列宁把社会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称作“大飞跃的时代”。我国正处于这样的时代,经历着历史上最伟大的飞跃: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从阶级社会到没有阶级的社会。这个大飞跃的时代,是不断跃进的时代。在整个飞跃中,从一个相对地属于量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面引文不注书名的,都引自本书)这里讲的五个要点是个整体:先讲生产力(第一、二点),再讲生产关系(第三、四点),最后指出生产力、生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学习邓小平同志这段极重要的论述中,最近我思考了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公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们做工作,想问题,要从全局观点出发。这既是工作安排、思想方法问题,也是世界观问题,政治方向问题。安排全局工作,要从全局观点出发。这样才能既照顾到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常见一些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文章把劳动者的地位、作用、积极性等置于视野之外,似乎他们与改革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把劳动者等同于劳动力,即仅仅是与各种物质资料、资金等相并列的一种生产要素,仅仅是供企业家支配、使用的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对象。我认为这种议论似乎有点片面性。因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生同所有者,是主人,是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主  相似文献   
10.
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为解决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经济效益滑坡,连年大面积亏损的问题,在一些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推广由职工民主选择经营者,依靠职工群众生产自救的经验,取得显著的效果,许多已经或濒临停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走向振兴。截至1995年底,401家亏损企业中,已经扭亏或扭亏有望的达到83.5%。(1996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例如郑州瓷厂。这是一个1958年创办的国有企业,现有2000名职工,原是河南省陶瓷出口创汇大户。近年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连年巨额亏损。至1994年6月,累计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