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成功的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对华北乡村春节文娱进行改造,并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推广,这有力地配合了抗战动员工作。随着战争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春节文娱不再是单纯地娱乐,而是民众生活斗争、自身教育的反映,是民众寻求政治意愿表达的重要途径。这种新变化不仅是中共政治动员有效性的体现,也是包括春节文娱在内的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双十节”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蕴含着民众对国家性质认同的政治内涵.1937 ~ 1949年间,中共“双十节”纪念经历了从“加强团结”到“追求民主”、从隆重纪念到逐渐淡化甚至抛弃它“国庆日”内涵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轨迹始终与中国政治形势走向戚戚相关,可以说是该时期中国政治形势演变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以来,中共纪念史研究逐步兴起,不仅扩充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原有格局,为其注入一股崭新的竞争性力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冲击了传统的“单向度史学知识生产的思维模式”,为中共历史面相的多元化叙事提供了可能((1))。中共纪念史研究的兴盛,无论对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还是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抑或当下纪念活动的开展,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给中国乡村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政治模式、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上,还表现在乡村文化上。对于革命与乡村文化的关系,在我们看来,革命从乡村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却又不得不承受乡村文化带来的制约。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中外学界着墨并不多。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本组文章,希冀通过具体事项的考察,揭示革命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李军全的文章通过建国前华北根据地、解放区民俗节日(春节)习俗变迁的考察,阐释了革命动员、民俗文  相似文献   
6.
革命动员的成效依赖于动员路径。1937~1949年间,中国乡村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民俗节日——春节成为中共革命动员的理想路径。经过中共一系列政治技术运作后,华北根据地、解放区乡村社会中的春节经历了从延续传统到革命化的变化过程。春节的这种变化不仅是中共革命动员有效性的表现,实际也是中共政治文化改造乡村民俗文化的结果,折射出华北乡村社会民俗文化在近代战乱环境中的演进形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