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李剑白 《世纪桥》2004,(4):61-61
《中共黑龙江简史》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根据省委的指示,由省委书记宋法堂作序,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成立80周年而编著的第一部记述和研究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历程的简明历史著作。该书经过多年的积累准备,编著历时两年、八易其稿。凝聚了党史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虽然仅28万多字,但却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80年的奋斗历程,比较全面地总结了80年的历史经验,是一部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而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2.
小康初论     
在历史上,小康概念出自《礼记·礼运》篇,小康是比较贫困而存在的,主要指生活比较宽裕,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是比较理想化的社会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历朝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对小康概念和小康理论又有进一步发展,对小康社会的描述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康概念至少反映这样两个社会问题:一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二是,对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社会表示强烈不满。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人对小康的理解还比较狭隘,也较单一,又由于没有找到领导阶级和政治力量,因而几千年来始终没…  相似文献   
3.
我们伟大祖国,已经走过了四十周年的艰巨而光辉的里程,全国人民正在从各方面总结经验纪念建国四十周年。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又迈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处于巨大而复杂的变革过程之中,要使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关键在于真正能科学地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坚持采取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同志50多年前发表的著名哲学著作《实践论》,同当时相继发表的  相似文献   
4.
论小康农业     
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2月接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理论,即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是: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5.
李剑白 《奋斗》2001,(7):61-62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党的旗帜下,千百万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逐日寇、打老蒋、解放全中国。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人民又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抗美援朝、反对高饶反党联盟,以及一系列的斗争。东北人民同全国一样,经历了那些难忘的岁月。我于1945年秋随陕甘宁边区绥德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派往东北,亲身感受到斗争的艰难曲折,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和奋斗目标。但是,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搞急了要出乱子,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在中国根本行不通。这说明我国的民主建设,只能沿着社会主义万向一步一步积极而稳妥的进行。我们当前要进行的人民代表换届选举,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这次换届选举,必将使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向前推进一步。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选举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实现当家作主的首要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这绝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词句,尽管它的发展、完善有一个过程,需要人们自觉努力,不断实践,但就其本质来说,则是人民当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