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工会职能问题研究由来已久,对其研究应从平面型研究转向层次型研究。层次型研究有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工会职能优化策略,从而为构建劳动关系治理的长效机制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工会与政府、用人单位、职工之间的关系及其衍生的工会职能行使的难易程度可以把工会职能划分为三个层次:自力型职能、接力型职能、借力型职能。在工会的三层职能中,除了自力型职能通过工会自身可以相对容易地履行外,另外两层职能都与政府、其他劳动关系主体密切相关,其中又以政府的态度和行为最为紧要。因此,政府应扮演好劳动关系监督者、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制定相适应的法律政策支持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的"民主促民生"战略,是以民主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在地方治理中以民生问题解决为导向,建立政府主导、公民参与、多元协作的治理结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治理的转型与优化。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杭州的实践开创了一条政治发展的"中国路径":增量民主与有效发展,通过社会建设为政治建设"造因",从社会民主与生活民主的途径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杭州实践为我国其它地区的地方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术界从表现层面、现实困境和完善路径等方面对中国工会功能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四种研究模式。这些研究有效地拓展了中国工会功能问题乃至整个工会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关于中国工会功能的研究还需要在达成某种共识、加强国内外优势互补以及深化制度有效性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的凸显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的工会是工资集体协商的两大主体之一,然而新形势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完善要求工会的积极转型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工会地位应从依附向独立转型,工会职能应从福利型、管理型向维权型、代表型转变,以行业工会、区域工会为代表的工会组织体系创新需不断推进,工会的协商能力亦需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提升。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以及该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