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认识峻骧是先从他的作品开始的。那是 2 0世纪 80年代初 ,我还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部工作。“文革”过后 ,已进行了拨乱反正 ,文艺进入了活跃的思想解放时期 ,出现了真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题材 ,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形式 ,都纳入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人民日报》的副刊虽多短制 ,但也不短少好的专栏连载。记得我读到的第一个专栏连载 ,就是峻骧的《伍豪之剑》。它的那种既反映革命斗争生活 ,又富有传奇“侠气”的笔锋 ,吸引我每天拿到报纸看了要闻之后 ,就看《伍豪之剑》。后来才从当时副刊主编姜德明同志那…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著名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伟大作家曹雪芹,已经逝世二百二十年(一说为一七六三,一说为一七六四年)了。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到二十八日,中国红楼梦学会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在作者假名以为写作背景的南京(即小说中的金陵)联合召开了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曹雪芹,名霑,号雪芹。根据已经发现的材料,他大致是生活在十八世纪的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即清康熙(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的末年到乾隆(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中叶。曹雪芹的先世本是汉人,但在很久以前,就入了满洲旗籍,成了皇家的“包衣”(满语中奴仆的称号);随清王朝入关後,逐渐晋升为皇帝亲信的官吏。从他的曾祖曹玺开始,以他的祖父曹寅为中心,直到他的父叔辈曹颙、曹頫,连任织造六十馀年,曹寅还兼任过两淮巡盐御史,官至三品。织造虽然是皇家内务府的官吏,职位不算高,但它远在江南又专做供应皇家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决议》第15条的最后提出:应该坚决反对“那种鄙薄革命文艺传统、推崇腐朽文艺思潮的倾向”。我以为,这一论述切中了当前文艺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艺术必然要有虚构,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也不等于历史教科书;中国文艺有“寓教于乐”的悠久传统,但也并不排除健康的有审美价值的娱乐性强的作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描绘的:“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身边》 这帧《在毛主席身边》的照片,引起了我遥远的记忆。它摄于50年前(1954年)的12月25日,那是在中国人民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一天的大会上。(我只知道照片是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是《人民日报》苍石同志从当日会议照片中找出送给我的。)会议由毛主席主持,周总理作政治报告,是一次换届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开过,毛泽东已当选为国家主席,他不再担任全国政协主席,而改任名誉主席,但仍主持了会议的开  相似文献   
6.
逃难     
一个人在幼时留下的心灵伤痕,是很难平复,也是难于忘却的。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之中。记得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中,就都记述过各种各样的“逃难”经历和感受,我想那是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苦难心声。我的青少年时,虽是经历了两次最大的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但要讲到“逃难”,平生还只有一次,即1937年“通州事变”的两次战火之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