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必须用人文的理性去优化农村人文环境,使人文精神真正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动国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急剧转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结构与利益分配处于大调整中,社会角色变迁加速。如何顺应这一时势的膻变,促使人格转化和升华——塑造自我实现型人格?这是每一个社会主体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些肤浅探讨,以求教于行家。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的发展态势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实现是层次最高的需要。与这五个层次的需要相适应,社会主体人格也定化为五种,其中,自我实现型人格是人格高度成熟。整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通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是导致贫困的浅表性诱因,真正深层的诱因是贫困地区的软环境建设滞后。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对贫困县域农村存在的软环境问题进行整治:改革用人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教育先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更新观念,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加大贫困县域农村社会支持力度,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4.
时贤把曾国藩列为中国近代的重要哲学家[1] ,判定他为哲学家虽有轻率之嫌,但曾氏思想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却是鲜活而丰富的,其“德治”思想亦折射出辩证的光芒!  一、曾国藩“德治”思想中的全面观曾国藩继承了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精华,而且根据时势需要,把“德治”方略拓展到军事、外交等领域,使“德治”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从而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意义。1.主张把国际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忠信笃敬的基础上。在清廷看来,中国是天朝上国,与其他各国不是平等的主体。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执政当局在皇帝能不能及如何会见外国使…  相似文献   
5.
李德阳 《求实》2000,3(1):9-10
现代人的消费行为,已构成对后代消费的直接威胁和侵害。如何规范人自身的消费行为,选择何种消费方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消费思想对我们不无裨益。一邓小平消费思想的内容丰富博深,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⑴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首先,发展生产力是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消费总得有一定的物质指向,人的消费需求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即使是精神消费也必须借助于一定物质手段,如从网上获取信息就需依赖电脑这一载体。人的消费…  相似文献   
6.
李德阳 《理论探讨》2001,2(1):15-16
邓小平从宏观上建构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入手 ,巧妙地发挥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各自的控制功能 ,严于治党、治吏 ,并始终注意把握好社会控制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入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是:引发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跌;加剧国内目前农产品相对过剩局面,使传 统农业生产进一步萎缩;促使我国现有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和农业生产体系进一步改革,对农业生产的保护措 施进一步弱化。贫困县域在一体化市场竞争中的信息、人力资本、产业、农产品质量、产业组织形式等劣势更为凸 显,这将严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为此须采取的对策是:加速信息流转;发展特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建立农业服务 性体系;加大投入;加强法律监管等。  相似文献   
8.
权力裂变与国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强大的反腐攻势 ,权力裂变仍屡禁不止 ,最根本的是过去的权力监督大多是权力内部的自我监督。因此 ,必须唤起民众的觉悟 ,取得监督的最广泛的社会支持。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 ,是以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掘取已近极限,人类自身已濒临生存危机。它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生态自然对人类的存在价值,将生态自然系统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时空予以善待,建构一种人类与自然环境制衡的新文明模式,求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在新时空中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论证和探讨,拓宽了研究视野。笔者以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的行为模式,它必须依赖于有着一定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人的行为去实现,而人总是有着特定的人格。也就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0.
略论城镇化对农村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来临,广大农民最渴望步入富裕者行列,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奔小康。如何引导农民尽快致富?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于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显然,党中央把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引导农民致富的方略。那么,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到底有多大的牵引和拉动作用?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城镇化对农村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1.优化农村就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城镇化即意味着农村人口。农业人口减少,城镇人口、非农产业人口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