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本领。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来源于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来源于对人心向背的准确把握,来源于对自身历史方位的深刻认识。对于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方位,十六大报告用两个“已经”和“成为”,作了十分简明而准确的定位:“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中央一号文件把主题锁定在农民增收问题上,要求各地各部门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让人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视"三农"为重中之重、切实为民谋利益的拳拳之心.回顾二十多年来贵州农村改革的实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一号文件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加快我省城镇建设的政策效应和具体做法,在全省第二轮农村改革试点布局中,省委确定兴义市作为农村改革试点县(市),承担小城镇建设改革试点,省委政策研究室负责联络、协调和指导。4年多来,在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兴义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乡  相似文献   
4.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既是对贵州全面发展的支持,又是对贵州加速发展的要求。其核心内容是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贵州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5.
李昌来 《当代贵州》2008,(24):44-4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依靠改革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农民增收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流动于城乡之间从事“额外”的种植业、养殖业和“赚现钱”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再次 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 依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解决好 '三农'问题仍然是一项长期的历史 任务,必须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党 工作的重中之重。历史经验告诉我 们,越是农村形势出现好转,越要保 持清醒头脑,防止出现忽视农业的倾 向。"贵州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比 例高,农民收入还比较低,这就需要 我们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作出更 大努力。  相似文献   
7.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注重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特别是科学开发能源、矿产、生物、旅游等优势资源,贵州经济社会就一定能得到加速发展。作为农民整体素质较低的贵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把人口压力转变为资源优势,出路在于科技的推广运用,出路在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具体指标:新城镇、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党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运用这一概念。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赋予它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在于用全新的理念指导“三农”工作。50年代“新农村”的概念,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解决贵州发展过“慢”这一主要矛盾的最佳途径。为加快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文章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