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军团长肖克的指挥下,师长吴正卿率领十七师部分指战员多次向碉堡发起攻击,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 几次强攻都未能摧毁敌人据点,在反复的战斗中,身先士卒的红十七师师长吴正卿不幸牺牲,年仅24岁。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虽然很少有抗战前线的弥漫硝烟,惨烈的搏斗与撕杀也不多,但作为抗战大后方,贵州人民对抗日战争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抹杀的,也是不能遗忘的.  相似文献   
3.
李朝贵 《当代贵州》2013,(26):64-64
1935年1月中旬,在中央红军长征占领遵义并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蒋介石对"围剿"中央红军作了新的调整和部署,下达了"川江南岸围剿计划",并集结了40余万人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将中央红军压迫在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的狭小地区,然后"聚而歼之"。对此,中革军委决定在敌军合围之前,红军向遵义西北地区川黔交界处的赤水、习水土城地区集中。1月19日,中革军委向各军团下达了《关于渡江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1929年12月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在贵州境内的建立,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部分队伍千里转战贵州,传播革命思想,使得中共地下组织在贵州高原上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彭新民,1902年出生在贵州大定县(今大方县),早年先后从教、从政、从军,亲眼目睹了在旧中国腐败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与生活的艰辛。1935年,当他得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后,十分欣喜,毅然脱离了黔军,返回家乡。  相似文献   
6.
陆瑞光,布依族,外号“陆麻二”,1901年出生在贵州省镇宁县。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组织农民武装,成为劫富济贫、保卫家乡的农民领袖。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贵州,正处于贵州历史上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期,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迫切要求改善现状的呼声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8.
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旭)如,贵州省毕节县人。1926年到重庆加入话剧团,参加演出进步戏剧。  相似文献   
9.
强渡乌江     
正红军突破乌江,粉碎了国民党借乌江天险堵截消灭红军的美梦,一扫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分三路向乌江进发。右路红一军团在回龙场、左路红三军团在茶山关、中路军委纵队在江界河等地强渡乌江。而防守乌江的则是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他为防止红军"赤化黔北",调派3个旅1个团沿遵义老君关到思南塘头的乌江各渡口构筑工事,并沿江烧毁民房、销毁船只,以阻止红军渡过乌江。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由西  相似文献   
10.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贵州省日渐高涨,引起了国民党贵州当局的恐慌,他们秉承国民党政府的反共意志,逆全民抗战之潮流,大肆逮捕共产党员、爱国人士和进步群众,相继制造了全国罕见的镇压爱国运动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