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霞玲 《学习月刊》2012,(10):113-114
通常的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讨论都集中在后期诸多论文中.其中以《技术的追问》为代表,他在该论文中系统地讨论了技术的分类、本质及人类在技术社会中的境遇.国内学者对海德格尔技术思想的探讨都以此作为分析的文本.实际上在海德格尔在早期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已开始探讨技术问题.并初步建立了技术思想之框架。  相似文献   
2.
3.
德意志两住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考察人与自然关系上,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生存异化根源、本质、解决的途径等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从劳动的异化的角度提出改变生产方式来克服人的异化;海德格尔则通过对技术的反思,希望回到思的本源,将人类从无家可归的生存境遇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由传统的截然对立转向了相对和不确定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一体化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下,这种新的主客体关系对建立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文化观。文章围绕毛泽东关于科学的特性和目的、价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人生等几个方面深入发掘,以展示其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这些科学文化思想对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