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对民生政策的不断探索和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政策体系,由此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市场在民生建设过程中都具有其特殊的积极意义,将市场机制引入民生建设过程中是减轻政府公共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市场而言都在改善民生方面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需要通过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在民生建设中的责任,强化政府在民生建设中的管理职能;加强投资型政府建设;巩固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关系等措施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民生建设的市场化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的杰出代表,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二者政治思想,尤其是制度思想的比较相对欠缺,本文正是以制度思想为分析视角,通过对他们二者的制度思想的分析,指出他们二者对制度研究过程中所追求价值的不同,展现出共同体的目的的不同,而这种差异使得共同体与公民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影响了在不同的共同体下生活的公民的生活态度,这也表明思想家对制度的设计源于对现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民生是党和政府近年来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近期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从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出发可知,民生关系着国家稳定和公民的幸福与发展,更决定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新时期,民生这一命题的背景下的责任政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又有了新的内涵,这对党和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要加快问责制度的建设与实践、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强化国家与公民在民生建设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政府与市场在民生建设过程中都具有其特殊的积极意义,将市场机制引入民生建设过程中是减轻政府公共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市场而言都在改善民生方面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需要通过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在民生建设中的责任,强化政府在民生建设中的管理职能;加强投资型政府建设;巩固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关系等措施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民生建设的市场化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渊浩 《探索》2013,(1):65-69
民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生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的同时,民生问题的凸显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政府改革、文化创新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因素.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财政支出不合理、民生意识不足、思想僵化、群体差别对我国民生政治建设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制约作用,因而党和政府必须坚定民生政治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社会服务理念、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社会建设的公平性,确保我国民生政治建设和谐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民主是理解技术与政治关系的重要维度。以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在制度规范生成与传播、制度合理性与有效性、制度自我修复与演化和制度运行的技术逻辑等方面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以此为出发点,数字技术赋能下基层民主制度进一步彰显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实践准则、增强制度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制度的权威性与认受性、激活制度的政治社会化功用。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因数字技术的不确定性给基层民主制度运行带来的有关政治平等、制度公正、政治参与、制度目标等方面的挑战和难题。为此,有必要在观念方面坚持基层民主制度政治价值的主导地位、在技术方面将基层民主制度下的共识规范嵌入数字技术、在制度方面形成组织协同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数字时代仍应聚焦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使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杨渊浩 《探索》2016,(4):125-130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和政府应对新形势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社会组织这一新兴的社会力量因其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特征而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民生建设的经验表明,社会组织是政府与市场之外的重要建设力量。然而,在中国民生建设过程中,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负面因素的影响,它所特有的改善民生的优势远未得以充分发挥。为此,当前应从转变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健全社会组织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合理的民生责任分担机制等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对民生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60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经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60年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政治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国体和政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探索中形成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广泛可靠的动力源,即坚持保障和实现绝大多数人权益,以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