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孔子对修辞的基本要求是“达”: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什么是“达”呢?达者,通也、畅也、晓也、彻也。所谓“辞达”就是要求言辞准确、清  相似文献   
2.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而唐诗的艺术得力于修辞的地方不少。贾岛作诗“推敲”的故事早已为人所熟知。其实唐代诗人里讲究推敲的并不止贾岛一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见《唐诗纪事》)他那推敲的功夫决不亚于贾岛。在苦吟派诗人之外,注意炼字的还有不少。《漫叟诗话》中记载:“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李商老云:“尝见徐师川说,一士大夫家有老杜墨迹,其初云:‘桃花欲共杨花语’,自以淡墨改三  相似文献   
3.
刘勰论练字     
刘勰的《文心雕龙》关于修辞的论述,主要见于《声律》、《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等篇。《文心雕龙》并不是专讲修辞的书,以上几个方面虽然远远不如现代修辞学书中所讲的修辞格那样完备,但在当时能够从这些方面具体地论述修辞的技巧,这在修辞学史上毕竟是一件具有开创  相似文献   
4.
修辞探源     
“修辞”这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用于占卜的一部书,据近人研究,《周易》大约是战国或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在《周易·乾卦·文言》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就是“修辞”最早的出处。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它充分肯定了修辞的重要意义,把修辞和  相似文献   
5.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在文体改革和文学语官的革新这两方面的贡献已有定评。我们如果从修辞史的角度去研究他,也应当肯定地说他是一位值得注意的作家。韩愈的修辞理论是和他的文学语言理论联系在一起的,概括为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反对因袭,提倡创新。他在《答李翊书》中说:“惟陈言之务去。”在  相似文献   
6.
王充在他的哲学著作《论衡》中,有不少地方论及修辞的问题,“疾虚妄”、“务实诚”,就是他立论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话说:“《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佚文篇》)“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对作篇》)“疾虚妄”的另一面就是  相似文献   
7.
《庄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出自庄子之手,《外篇》和《杂篇》可能杂有他的门人和后学的著作,不一定完全是庄子自己的作品,但是也代表了道家的思想。《庄子·寓言篇》说:  相似文献   
8.
清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就是“桐城派”。它的得名是因为其主要倡导者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对“桐城派”如何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篇文章不准备涉及。在这里仅就“桐城派”的修辞主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宋词之注重修辞,丝毫不亚于唐诗。“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词中的这个“闹”字,不知曾被多少人赞赏过。作者竟因此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称号。这一句的成功则完全得力于修辞的功夫。和“红杏枝头春意闹”同样著名的,还有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见他的《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