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合同观念已渐深入人心。但与之相应,当事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时面临的风险与困惑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从合同的解除权入手,重点阐释和分析合同法中解除权的概念特征、发生原因和适用范围,力求在遇到解除的适用情形时当事人能合理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2.
费正清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素有"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教父"之称。但费正清却称邓嗣禹为"老师"。他说:"邓嗣禹在他刚到哈佛大学从事汉学研究时,给过他种种指引,他永远感念这位典范的华人学者。"  相似文献   
3.
杨雨婷 《法制博览》2024,(11):30-32
目前,我国法律对于勤勉义务的阐述远不及忠实义务详细,这导致勤勉义务的内涵和外延更不容易被认知和理解。故此,应借鉴域外和实践层面对勤勉义务的探索,对我国《公司法》中勤勉义务的含义进行下一步界定,以更好地实现法律对董监高的监督,促使相关主体履行勤勉义务。  相似文献   
4.
在转型期中国背景下,"难办案件"表现为司法之法与人之常情相悖甚至激烈冲突的案件。本文将从广受关注的许霆案入手,探讨法院面对难办案件时遭遇的尴尬困境,就此提出将常识理性引入司法之法这一观点,在阐释理性常识的内涵、界限及其前世今生的同时,还借鉴了许霆案可取的过程模式,最后从环境构建的侧面,试析常识理性要在司法裁判中起到良好作用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提高民族工作质量的主线,对其理论基础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现实作用。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等关系的思考。交往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科学阐释: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是交往和生产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加强精神交往的具体体现和深化其他交往的必要前提;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于发挥物质交往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交往范畴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的价值作出了补充性评价,即: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现、间接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期中国背景下,“难办案件”表现为司法之法与人之常情相悖甚至激烈冲突的案件.本文将从广受关注的许霆案入手,探讨法院面对难办案件时遭遇的尴尬困境,就此提出将常识理性引入司法之法这一观点,在阐释理性常识的内涵、界限及其前世今生的同时,还借鉴了许霆案可取的过程模式,最后从环境构建的侧面,试析常识理性要在司法裁判中起到良好作用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