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一次战后的遭遇,彻底改变了春桃的人生。从此,女主人公走上了一条颠沛流离的生活之路和感情之路。作为一个现实的女人,为了爱,她不能抛弃已和她建立了浓厚感情的男人,这是她爱和爱她的男人。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淫浸出来的乡村妇女,出于同情和善良,她又不能离开一个曾经是她的丈夫而现在沦落为乞丐、无依无靠的男人。春桃的这种心理矛盾是作家的心理矛盾,造成这种心理矛盾的是那个灾难深重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居首位的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与机遇,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就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文章论证了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激活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和国民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动力,指出大力推进制度创与技术创新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属典型的丘陵农业县。幅员面积1108平方公里,农民人均耕地0.94亩。农村人口53.2万人,占总人口的84.4%。辖44个乡镇,617个村(居)。2006年4、5月,我们对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按地域远近、人口多少、经济水平高低等均衡搭配,重点调查走访了晋城镇、义兴镇、仁和镇、青龙乡、中南乡等9个乡镇21个行政村,发放问卷调查表700余份,个别访谈89人次,对该县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家庭社会问题凸显,关注留守家庭,有效解决留守家庭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实现充分就业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尽可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充分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的和谐,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