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面临的新形势 ,使高校德育工作遇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既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也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拓展、创新的广阔舞台。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的新变化 ,积极对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模式和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党和国家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监督问题,特别是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艰巨任务,明显加大了监督的力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的思路、途径、方法作了创新性的探索,从而推动了监督理论的深化和监督实践的深入。 一、强化和拓宽人民群众监督的力度和渠道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让人民监督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是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监督,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无比巨大而广泛的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是培养“四有”新人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力量。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形势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和发展战略学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掀起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运动。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出版的《共同的未来》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主要任务和存在问题的研究,阐述了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如何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查仲春 《前沿》2002,(8):24-25
新世纪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其中所要求的人文精神也是空前广阔的 ,它不仅是宏观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实在 ,更是微观上每个人的个体精神实在 ,是宏观和微观的紧密结合。 2 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新世纪 ,人们在新世纪竞争的大潮中要想赢得主动权 ,应该具备和树立哪些基本的人文精神呢 ?本文择其以下四点作一探究。一、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是人文精神的首要内容 ,是凝聚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素有一种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认为国家、…  相似文献   
7.
查仲春 《求实》2003,(Z1):72-73
十六大报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其精髓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早在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7·1”讲话中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力量源泉。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人民大学讲话中不仅再次强调这个重要论断,并且进一步指出:“与时俱进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证”。同年在“5·31”重要讲话中又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与时俱进的本质,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而且具有深刻的内在根据。 一、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深刻意义丰富的理论命题 所谓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准确地把握时代课题,根据发展着的实践,予以正确的科学的回答,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正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正视现实中寻找历史进步的真正力量。  相似文献   
8.
查仲春 《前沿》2003,(10):28-3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要把政治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地位。本文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迅速兴起。自 1996年由全球 2 4个最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研究报告以来 ,学术界对于知识经济的探讨日趋热烈。与此同时 ,知识经济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陈浅见。1.知识经济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知识经济作为一个科学范畴 ,之所以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和接受 ,主要是它揭示了发达国家当前的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形态发展的趋势 ,从整体上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 ,反…  相似文献   
10.
查仲春 《理论学刊》2005,(11):42-43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认真总结了国内外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思想,为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依法治国提供了适宜的经济土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基础。市场经济具有利益主体多样化和利益分配市场化两大特征,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正是从这两大特征中产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