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领导干部思维方式的转变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围绕"创新"要树立机遇思维和创新思维,围绕"协调"要树立系统思维,围绕"绿色"要树立危机思维和科学思维,围绕"开放"要树立起开放性思维,围绕"共享"要树立依民思维、民主思维、和谐思维。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掌握运用上述思维方式的要旨,以加快形成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的思维方式体系。  相似文献   
2.
梁纪毅 《党政论坛》2013,(21):33-34
研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动因的变迁,能把握公民政治参与动因的发展与构成,认清当前政治参与动因的现状及趋势,深刻认识公民责任动因是我国公民当前以及今后急需具备的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动因,进而更好地创造条件促进公民政治参与责任动因的成长,最终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梳理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对于正确认识这一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对于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十六大以来坚持、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党校信仰教育缺乏一种直接作用于学员灵魂深处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心灵对话教学法就是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起到拷问灵魂,净化心灵作用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党员个体的人生信仰需求相结合、师生心灵对话与学员自身对话相结合,通过问题导入做到直击学员灵魂,触发学员的自我心灵反思和灵魂重塑。  相似文献   
5.
依据思想与行为关系理论,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在学理上有着密切联系。公民意识各要素整体作用于政治参与,或驱动、或规范、或调整政治参与行为过程,表现出平衡与失衡两种结构特征:正向的政治参与积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负向的政治参与消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要通过培育公民成熟的公民意识,支持公民自主理性有序地政治参与,形成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促进双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动因经历了一个利益动因和信念动因由强到弱,直至利益动因基本消失,信念动因受误导,而服从动因和强制动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变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利益动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强制动因基本消失,服从动因仍然存在,信念动因缺乏,公民责任动因不足。而理想的政治参与无疑是利益动因和公民责任动因相结合作用下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想与行为关系理论,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在学理上有着密切联系:公民意识各要素整体作用于政治参与,或驱动、或规范、或调整政治参与行为过程,表现出平衡与失衡两种结构特征;正向的政治参与积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负向的政治参与消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要通过培育公民成熟的公民意识,支持公民自主理性有序的政治参与,形成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促进双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外化"理论,由公民意识具备到政治参与自觉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即相应的个人心理因素和能力、环境支持因素。要消除影响公民意识具备到政治参与自觉跨越的主客观障碍,以新的参与事实来引导公民主观心态的调整,以改善并创设良好的政治参与外部环境来支持、鼓励、方便公民政治参与,从而实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想局面。  相似文献   
9.
梁纪毅 《党政论坛》2009,(15):30-32
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公民意识的概念界定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亦称参与政治,是当代重要的政治现象,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公民意识的概念界定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亦称参与政治,是当代重要的政治现象,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