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永青 《现代人事》2001,(10):33-34
近读史书,对孔夫子“仁者寿”产生很大兴趣。“仁者寿”意为“大德必其寿”。一部闻名中外的治国经典《贞观政要》。曾真实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忠义立身、用贤治国、岁寒松柏”的主张。唐代“药圣”孙思邈也从医学的角度提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之理论。  相似文献   
2.
警惕浮夸风     
近闻,上海市委办公厅发出通知,凡党内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一律称做“同志”。这条消息如荡春风,沁人心脾,使笔者想起过去我党有一段时间,曾有过称呼同志的情形,可惜后来却因种种原因淡化了,似乎硬是要称做某书记、某市长、某科长、某主任时才算尊敬,甚至还有的将书记、主任称成老板的,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深入到基层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面对面地指导基层工作,及时发现基层全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倾听基层呼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深入实际有的放矢的工作作风,是直面指导基层开展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要以德服人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来,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作风建设活动,机关作风、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在少数机关单位的作风建设中竟又出现了“注水“问题,再度走上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老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之志如何实现 ?一位领导同志说得颇有道理:最基本的是廉政,不做徒有虚名的“样子官”、华而不实的“清谈官”、好吃懒做的“享乐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唯如此,才可取信于民,事业有成。   微言而道出要义,盖因深知“四官”之害:“样子官”好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汇报成绩时少不了“锦上添花”,不足处便使出“妙笔生花”本领;“清谈官”毫无责任感,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相差甚远,因为没有真才,不敢开拓创业;“享乐官”丢掉了公仆本色,不思为民办了多少事、为国担了…  相似文献   
6.
警惕浮夸风     
日前听到一位干部“诉苦”,说现在最怕的是到上级去报小康规划。数字  相似文献   
7.
要以德服人     
我们常说,要以理服人,无论大官小官,权力多大,都得讲这一条.在通常情况下,只要你把理讲明说透了,人们会理解和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要以德服人     
我们常说,要以理服人,无论大官小官,权力多大,都得讲这一条。在通常情况下,只要你把理讲明说透了,人们会理解和接受的。笔者提出“要以德服人”,并非是对以理服人的否定或取代,其目的在于突出或强调一下,让“服人”的人多讲点德和多有点德,不要空讲理、蛮讲理罢了。“德”者,指“德行”、“品质”和“德政”之类。理,便是大道理了。一个人,尤其是“公仆”者,无德硬讲理,理也黯然失色,人们心不服,面也不服。只有德正,人们才口服心服。诸葛亮对刘备忠心不贰,大概与三顾茅庐之德有关,同样,诸葛亮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德…  相似文献   
9.
最近得知,一位负责政治、法律等工作的市领导同志,亲戚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来找他,多次求见均遭拒绝,被这位亲戚骂作六亲不认.了解情况的同志都说,好一个"六亲不认"!  相似文献   
10.
最近得知这样一件事,一位负责政法工作的某市领导,其亲属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赶来找他,多次求见均遭到他的拒绝,被这位亲属驾作“六亲不认”。了解情况的同志都说:“好一个‘六亲不认’的领导干部!”人生活在社会中,有些事情需要相互帮助、相互照应。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间的亲情和友情。这位市领导不是不懂亲情、友情,而是深深地懂得讲亲情、友情,更要讲原则。他明白真正的情和义不是无原则地对亲戚朋友亲;他懂得任何友情都不能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他更知道正当的友情,必须是个人利益服从或者至少不能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