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钱家铭(1930—),浙江湖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系。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原籍浙江湖州,1930年1月出生于上海,在上海读书长大。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系。毕业后先后在上海亚细亚钢  相似文献   
2.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湘鄂赣苏区的十年浴血奋斗,在土地革命战争史、中国苏维埃运动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湘鄂赣苏区是最早进入游击战争的南方主要老苏区。湘鄂赣苏区的游击战争,历经艰难困苦局面、艰险残酷考验、艰苦卓绝斗争,谱写了湘鄂赣苏区史最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深入探讨湘鄂赣苏区游击战争的特征,对深化湘鄂赣苏区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陈云党建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 ,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 ,他极为重视党的建设 ,全面探讨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深入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思想。陈云党建思想 ,丰富了毛泽东、邓小平建党学说 ,是毛泽东、邓小平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研究陈云党建思想 ,对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面向21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陈云党建思想 ,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特征极其鲜明。陈云党建思想融党建…  相似文献   
4.
<正>共产国际和红军长征决策有何关联,是否仅是简单的以文往来回复?这些问题,此前并未得到全面回答。依据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等史料,本文还原了红军长征酝酿、决策过程中,共产国际的真实作用。长征的提出人,一般认为是李德,或由李德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然而,长征实际上最早是由李德的顶头上司、共产国际驻中共的总军事顾问施特恩(化名弗雷德)提出来的。1933年11月27日,弗雷德提出名曰"湖南计划"的中央红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苏区党建活动及伟大意义汤静涛1931年2月上旬,邓小平率领红七军健儿千里跋涉进入江西崇义境内。此后,他历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县委书记、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等职。在苏区工作、战斗、生活达四年零八个月,主要从事党的工作。此前,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彭涛为了革命三次遭学校开除和反动政府通缉,15岁即成为"红色流亡少年".他积极开展和领导学生爱国运动,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晋冀豫边的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和军队政治工作;主持制定化学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大力推进化工科研、生产、教育等工作的开展,成为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20世纪人类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究竟是何人提出、何时提出,何人批准、何时批准?共产国际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决策有何关联,是否仅是简单的公文往来回复?这些问题,在长征史专著和权威党史军史著作中似乎尚未得到充分的客观反映。笔者依据共产国际档案等第一手史料,就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酝酿、提出、周折、批准,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和中  相似文献   
8.
1961年8月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邓小平领导中央书记处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邓小平主持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成为会议的总结;邓小平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等重要文件,为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伟大进程,丰富完善邓小平治国理政基本思想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概述了湘鄂赣苏区反罗明路线的经过和主要人物的归宿,分析了湘鄂赣苏区反罗明路线鲜有人论及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28年5月,贺昌以中共中央巡视员身份,奉命巡视湖南,并担负了领导重建湖南省委的艰巨使命。其后,在不足两个月的短暂时间里,贺昌和其他同志一道,迅速恢复重建了湖南各级党组织,密切了井冈山根据地与中央、湖南省委的联系,并指示发动平江起义,促成了红5军与红4军的井冈山会师,奠定了湘鄂赣根据地形成的基础。贺昌及其战友在湖南卓有成效的工作,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非同寻常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