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是为适应其受众需要而办的;如果一种媒体不能适应其受众的需要,不被其受众所认可,它就不仅没有市场,而且连存在的必要都没有了。由于各种媒体的性质、特点、定位不同,其受众构成、受众需要也有所不同。以报纸为例,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不同,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不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报纸,都只有对自身受众的需要有所了解,并针对自己受众的实际需要采取对策,才可能赢得受众的认可。本文仅就地市党报的受众需要及适应对策谈一点浅见,以期得到行家指教。一、地市党报的受众范围从理论上讲,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它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它应该是面向全体人民群  相似文献   
2.
汪孝杰 《当代贵州》2004,(18):58-59
2004年1月26、27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全国性新闻媒体同时报道贵州省遵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有顺真情关怀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一时间,张有顺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张有顺的事迹,被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3.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要求。如何才能贴近?笔者认为,只有走进,才能贴近。所谓走进,就是新闻宣传工作者走进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感受时代潮流的激荡;走进丰富多彩的思想实际,体验思想变革的冲击;走进热火朝天的生活,接受现实生活的洗礼。  相似文献   
4.
基层记者,尤其是驻县记者,常常感叹舞台过于狭小,无缘采写大新闻、好新闻,于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刚刚参加工作那段时间,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门大大地开着,春天的风格外诱人.阳光温暖而柔和,村庄静谧得出奇. 走进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我们好生纳闷:人都上哪儿去了?门为什么没关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一、遵天地运化之道,行呵护自然之义遵义乃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红色"让我们联想到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就是反对压迫、反对剥削,就是追求平等、追求自由;革命传统就是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就是大公无私、先人后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读者定位,这是从事报纸工作的人都比较重视,也比较熟悉的。但是,如何使报纸定位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读者需要,如何使报纸的传播效果更加理想?笔者认为,有一个因素值得重视和研究,那就是:信息对位。报纸是新闻纸,本文所指的信息首先是新闻信息;同时,报纸还刊登具有某种新闻属性的理论文章、文艺作品、适用知识,还提供广告服务等等,这些内容,我们暂且把他们归人报纸传播的其他精神文化信息。所谓信息对位,就是指报纸传播的新闻信息和其他精神文化信息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向、目标,必须符合某一层面读者群的某些需要;不能准确对位的信息,就象不能准确对准靶子的子弹,不能准确找到目标的电筒光束,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18日以来,《遵义日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专题调研方式,就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如何增强影响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地市级党报在本区域内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影响力的程度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只有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继续改革创新,地市级党报的影响力才可能不断增强;只有地市党报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其舆论引导力和自身发展能力才可能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0.
纷纷扬扬的雨,洒在遵义县芦岩村的山山岭岭。2003年3月18日中午,春寒料峭的风中,白幡在飘。沉浸于悲痛之中的成百上千芦岩村民,抬着童华财的遗体,护着凝重的灵柩上山。一两里长的送葬队伍中,妇女们来了,上学的孩子来了,拄着杖的老人来了。他们执意要把童支书送到他的墓地。墓地就在童华财生前苦心经营的果园旁,口上白色的梨花开着,红色的桃花开着。乡亲们心里清楚,芦岩的果园就是童支书从这里带动大伙干起来的。岂止是果园?还有进村的路,上山的水,造出的田,孩子读书的学校,温馨如家的敬老院……一切的一切汇聚脑海,含满泪水的乡亲们跪了一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