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穷的国家。自从1990年底的民主化进程开始以来,阿尔巴尼亚陷入了空前的混乱。30万人逃往国外,约占全国人口的10%。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社会秩序失控,许多城市接连发生打、砸、抢、烧等骚乱事件,大批工厂、企业停产,机器设备遭到破坏,大部分铁路公交线路停开,道路两旁的树木被人们砍倒当柴烧,上千座学校和建筑物被毁坏。农村也是无政府主义泛滥,农民抢夺合作社的土地、牲畜,私自把集体的农作物占为已有,在未成熟的庄稼地里放牧,大片苹果园和葡萄园被毁。1992年4月,民主党上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转型时期产生了严重的贫困化问题,经济衰退伴随着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健康状况恶化,平均寿命缩短,约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除了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外,还与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真空有关。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才刚刚起步,解决贫困问题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3.
缺乏住房,这是数以千计的波兰家庭面临的尖锐问题。有17%的家庭住在公共住房里,和别人合用卫生间和厨房。新婚夫妇要等待十年以上才能分到住房。据1978年的统计,全国总共缺少160万套住房,到1983年缺额数已增至180万套。波兰党和政府把普遍解决住房问题看成是社会目标中占第一位的问题。波兰的住房问题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有30%的住房毁于战火。50年代前期,政府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住房建设属于非生产性投资,因而遭到了忽视。由于农民大批进城做工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住房紧张显得更加突出。尽管政府向居民提供的住房逐年增多,但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50年国家平均为每千户居  相似文献   
4.
开发生物质能源,不仅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丰富绿色大农业多样性开发的内涵,有利于建立多功能的生产体系与经营格局.文章分析了生物质能源开发的发展现状与产业化经营的成效,阐述了其对于缓解能源危机、保护地球环境及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提出了发展以生物能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大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罗政治家布鲁坎认为科技革命使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竞赛中处于落后地位。西尔维乌·布鲁坎在最近出版的“多元主义与社会冲突”一书中谈到了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赛中落后的原因,认为是科技革命起了主要作用。现将书中的部分内容综述如下: 东西方竞争的衡量标准是经济。从工业化程度来衡量,70年代前,东方国家的增长率较高,东西方差距越来越小,社会主义正在逐步赶上资本主义。然而,科技革命改变了这一状  相似文献   
6.
一是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胜利油田地质录井公司属于技术支持性、知识密集性的企业,人才显得更加珍贵。公司党政班子为了解决行业技术发展快与复合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组织开展了“地气合一”培训、轮岗培训、“三重项目”锻炼,努力从广度和深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文章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需求性和紧迫性,总结了目前主要的低碳农业技术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加快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转轨的两种类型 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是在独特的条件下进行的,它不同于东亚和拉美国家在政治专制的前提下从混合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不同于战后的德国和日东在盟国占领军的强制下从战时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某种角度来看,东欧国家与六、七十年代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倒有某些相似之处,不过葡、西两国的经济体制原先就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它们为  相似文献   
9.
10.
民意测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明的。十九世纪的美国报刊首先利用民意测验这一方式进行社会调查。1935年美国人盖洛普创办的“美国舆论研究所”,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信仰、收入和居住地区等多项标准对全国人口进行准随机性的抽样调查,比较如实地反映了全国的民意倾向,使得民意测验开始成为一种严肃的科学的调查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推广使用,民意测验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研等各个领域,一些统治集团也企图利用民意测验来了解和掌握公众舆论的动向,并进行控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