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日益凸现的后遗症,体现了美国单边主义之狂热程度及其付出的沉重代价,导致了美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特别是美欧矛盾的尖锐化,激发了更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大国以更鲜明的态度表示要致力于建立多极世界。面对超出预想的窘境,美国政府越来越难以甩掉联合国;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出面抨击“多极世界”,则反映了  相似文献   
2.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年来,坚持互信共赢、完全平等、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在各个领域得到全面提升.双方这种关系有着坚实稳定的政治、经济基础和广泛的国际共识,形成了堪称睦邻友好典范和大国关系楷模的特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5年之后建立起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曾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经历了69个春秋,竟猝然解体。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各自宣布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其中11个国家经过一番曲折的斗争和妥协,结成了“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实体”的“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在最近几年之内从衰落到瓦解,对国际关系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世纪伟人邓小平辞世10周年了.岁月的流逝只会增添我们对他的怀念和感激.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他的才能、智慧和韬略,理论、业绩和风范,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让我们学之不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笔者曾写过多篇关于邓小平的文章,每动笔一次便经受一次教育.本文拟从10年来世界局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探讨一下这位伟大战略家有关国际问题理论的科学价值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评价斯大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5日是斯大林逝世50周年。斯大林逝世噩耗在当时引起的悲恸和震撼,笔者记忆犹新。斯大林问题争议了半个世纪,足见斯大林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深远世界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评述斯大林问题的动向(对斯大林的污蔑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提出若干归纳性的看法。 一、围绕斯大林问题的争论,半个世纪内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斯大林问题曾经是国际共运大论战的主要题目之一。另一次是从80年代以来,随着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掀起改革浪潮、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斯大林问题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鉴于加强对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的研究,目前国内更多集中在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动。大国关系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重视。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它们出于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考虑,有的还加上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动机,都在不遗余力地想从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寻求并创造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位置,因而充满了竞争和较量。旧格局主要由于苏联这个大国的消失而被打破,新格局却因各大国的实力对比  相似文献   
7.
为了学习、研究、宣传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政党研究中心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于2004年10月8日召开了"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学术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联系古今中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围绕我党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展开了讨论。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主持会议,俞邃(中联部调研咨询成员、研究员)、张静如(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陆南泉(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甄小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学东(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景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高新民(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高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章百家(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等先后发言。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柳建辉教授提供书面发言,现将会议发言刊登如下(按发言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8.
俞邃 《当代世界》2012,(2):31-32
以“复杂多变”描述当今国际形势的表征,以“多极化”概括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的走势,这是经过多年凝聚集体智慧而形成的科学概念,言简意赅,精当得体。尽管体现“复杂多变”与“多极化”的具体形态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也会不断得到丰富,但其实质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值得关注的是,  相似文献   
9.
俞邃 《当代世界》2013,(3):14-15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2月20日发表文章称,当克里在就其出任美国国务卿举行的任命听证会上发言时,专家们注意到克里似乎背离了奥巴马总统大力推行的“重心”转向亚洲政策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认为克里“似乎在说我们不需要重心”。还有人分析说,尽管有事实可以佐证美国进行了战略转向,但从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开始实施的政策是否会继续在他第二任期内得到全力贯彻仍未可知。这一番话引起笔者对美国战略调整与世界局势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俞邃 《理论前沿》2002,(9):11-14
20世纪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 ,择其要项 ,可归纳为两大灾难、两大震撼、两大主题、两大潮流、两大方阵、两大祸源、两大口号、两大选择等八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