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明代国子监内部教育行政管理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代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本文拟就明代国子监教育行政管理的几个特点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完备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明代国子监做为明代最高学府,它创立于明初,原名为国子学。明代国子监有南北两监之分,南京国  相似文献   
2.
在汉代,太学主要有三个职能,一是封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行使教育管理、人才选拔的职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行使育人职能;三是学术研究机构,履行对儒家经典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发行职能。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注重教材建设、重视考试、鼓励质疑辩难、尊重学术传承的传统,值得当下力主创新、争创一流的高等学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开新局、创新风的政治教育家,构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伦理政治教育思想体系,影响至深至远。孔子作为首创伦理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家,倡导"有教无类"的伦理政治教育体制改革的方针;着力进行伦理政治教育,即官德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志、德、仁、艺全面发展的"成人"或"仁人";提出了进行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启发诱导施教原则。孔子的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思想可为今日伦理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商鞅的“普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鞅的“普法”思想是其“法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商鞅主张法律的普及要以成文化和明白易知为前提;通过明确法官责任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来推行;还要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用厚赏重罚的办法加强人们知法守法的自觉。商鞅的“普法”实践是卓有成效的,短期内使秦法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在信息手段极期落后的战国时代是非常难得的。研究商鞅“普法”思想及实践,对于当今加强中国的法制建设,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