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方向。我省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统筹解决,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分享改革的积极效应,从而有利于实现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发展装备制造业能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辽宁在“十一五”期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性举措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就是治理环境和减少能源消耗。在这方面,装备制造业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且不说环保设备直接可以对环境治理发挥影响,城市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局部空气净化,都离不开相关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又怎么能离得开装备呢,所有能源、材料只有通过特别的装备才可以转化为动力和有用物品,装备的效率直接关系到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没有设备的改进,就是喊一万年减少能源、材料消耗,到头来一点都不会少。烧煤的锅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国企改革的有关论述.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理论.我们必须学习好.运用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明确了“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这是对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精辟结。它符合辽宁省省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需要完成一系列既相互关联又各不相同的战略任务,通过建立内在的经济增长机制来培养和激活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达到体制转轨、结构转型、机制转换的目标。所谓老工业基地的“老”,不仅是指传统产业面临升级的迫切任务,更是指体制面临转轨的内在要求。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滞后,归根结底是由体制与机制的僵化造成的。因此,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着眼点,是体制创新,是环境塑造,是微观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0世纪末建立起基本框架,2010年达到比较完善。对像辽宁这样基本没有市场经济基础的省份来说,任务十分艰巨。有充分活力的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国有企业,特别是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必须解决市场营销,分配体制和技术创新等急迫问题。其中,理顺分配制度,当属首位。尤其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推动型的经济增长阶段,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决策,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消费层次,可以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注入持久活力。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关于国企改革的有关论述,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理论,我们必须学习好,运用好。 必须深刻认识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江总书记是站在参与国际竞争、维护民族尊严的高度,阐述我国进行国企改革,促进国企发展的国际背景的。这里的思想内涵,需要认真领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国有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再造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对于确保整个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舆论支持,本刊特辟"振兴论坛"专栏。欢迎广大读者和各界有识之士就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举措、新途径等问题,为这个专栏撰稿。  相似文献   
10.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确立一个一以贯之的总体思路。如果把国企3年脱困作为“上篇”,“中篇”就是在“十五”期间完成国企的改革、调整与提高,而“下篇”则是“十五”之后再用5年时间完成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实现国企的发展与腾飞。为此,一要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二要以发展股份制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