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福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濒临东海,大陆海岸线长达3300公里。福建面对台湾,日本自从强占台湾以后,一直视福建为其势力范围,除在福建沿海各地不断进行经济、文化侵略外,更派遣大批日籍浪人(其中大多为日籍台湾人)在厦门、福州等地从事破坏和渗透活动,刺探情报,扰乱社会。早在抗战爆发前,日本政府在《对华作战的设想》中就称:"为保卫台湾并依据不割让福建条约之精神,必要时使用约一个师团的兵力,以主力占领福州,一部  相似文献   
2.
王爱菊 《法制与社会》2012,(14):152+163
国际法上的"先占"原则为我国主张黄岩岛主权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一直对黄岩岛行使着事实上的管辖,排除了菲律宾对于黄岩岛参照帕尔玛斯岛仲裁案主张时效取得的可能性;菲律宾依据专属经济区范围主张对黄岩岛实施管辖没有国际法依据。我国应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应有的主权。  相似文献   
3.
30年前,在“文化大革命”这场悲剧性的历史灾难中苦苦鏖战了10年之久的周恩来总理,在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后与世长辞了。在悼念周总理的非常时期,人民心底积蓄已久的爱与憎像火一样喷发出来。在全国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四五”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7次进长汀、9次入上杭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著名的文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才溪乡调查》,前者成为了毛泽东在"二苏大"上发言的一部分,而后者则成为"二苏大"上发给代表学习的材料。其中闪耀着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根据地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思想。解决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个主要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基础。闽西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对闽西地区基督教问题的处理,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将斗争与改造相结合,充分发 扬了革命现实主义精神。革命时期党对闽西基督教的斗争改造,是我党早期宗教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各行政区域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在"夺权"后成立的临时权力机构。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8年宪法沿用了革命委员会这一名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了福建的厦门、福州等地,在占领区,日本推行毒化政策,“以毒养战”。文章通过对日本在福建施行毒化政策情况的疏理,指出其在福建实施毒化政策的特点。毒化政策极大地破坏了福建的社会经济,使福建人民的身心健康遭到摧残。  相似文献   
8.
王爱菊 《理论月刊》2012,(10):85-87
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开始于老人怀着强烈的愿望和目的出海捕鱼,表现人对自然进行了任意的征伐;随后,过渡到第二阶段,其间这种愿望暂时被悬置,老人与自然展开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在老人捕杀马林鱼和搏击鲨鱼中结束,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简单的回归或融合;老人平静地驶回岸边则是最后的第三阶段,表现人与自然进行区分和划界。这三个阶段是走向自由的三个阶段,而真正的自由既不是起始阶段中主体对客体的自由任意征伐,也不是第二阶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简单的回归或融合,而是最后对人与自然进行区分和划界。这种划界让人作为人而存在,让自然作为自然而存在,使得老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在基督教信仰中,上帝是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上帝作为万能、至善、永恒和完美的神圣存在者,创造了世界,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上帝不仅是造物主,而且还是拯救者,因为他道成肉身,派他的独生子耶稣以无罪之身承担了全世界的罪恶并拯救了世人。上帝是基督徒信仰、崇拜和热爱的对象,也是很多西方哲学家和神学家思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抗战前期英、美等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采取"不干涉"、妥协甚至阴谋牺牲中国的绥靖政策,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鼓浪屿事件"正是这一政策的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