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史上的又一个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在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公民道德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开放性与自主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社会不公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权力、机会、规则、制度的不公是导致我国社会不公的主要原因。我们应以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为指导,构建以权利公平为基础、以机会公平为基本内容、以规则公平为调节手段、以制度公平为补充的社会公平体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文明观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基础,立足于时代特征和中国现代文明建设大业,扬弃前人的思想,提出了科学的社会文明观,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文明观。 一   社会文明的结构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 ?这是文明观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考察这一问题的思想指南即唯物史观,但对文明的内在结构,没有进行明确论述。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文明的结构给予了科…  相似文献   
5.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价值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近读韩东屏同志的《只有真理标准还不够——价值目标是判断实践优劣的唯一标准》一文(以下简称韩文),深受启发,但对文中一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来源、理论演变、理论主张以及政治实践上展现出"红"(社会革命)"绿"(生态运动、生态革命)结合的旨趣。它不同于一般的绿色理论,既推进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发展深度,又给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已成为近年来全球性热门话题 ,世界各国理论界、政界、企业界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很多人未能明晰全球化的前景。如 ,有的人提出 ,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 ,是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 ,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经济殖民主义 ,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必须予以批判与反对 ,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怀疑派观点则以为 ,历史上并没出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 ,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 ,也就是国家之间经…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殖民主义批判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生态殖民主义出现的深层原因分析,生态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生态殖民主义的实质.这一生态批判理论有利于人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侵略本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晰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内涵,厘清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对于推进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江泽民的以德治国思想,在扬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德治思想基础上,注入时代精神,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性。第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与我国古代的“德主刑辅”,无论其内涵还是其思想基础,都是根本不同的。第三,我们应当从五个方面实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也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网络政治参与热”已然兴起,并对现实的政治参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新兴的政治现象背后参杂着如政治主体利益表达需求旺盛、现实政治表达渠道不顺、网络作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等纷繁复杂的动机和原因。“网络政治参与热”给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