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是一个现实社会的历史性巨变.现代市场经济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扎根结果,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命运如何,如何构建新文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研究课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从时间外延上看,大体可限定在“五四”运动以前;从内容蕴涵上看,指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支配着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精神意识观念.其特质是以个体的小农经济为生产力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影、以儒家伦理为正统和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非公有制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活跃力量是非公有制经济,而科学技术对它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如何在产权上体现科技人员的价值,并在人力资本产权上作出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生产活动的内容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其中人力资本的地位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如何在公有制企业中转变传统观念 ,界定和保护人力资本产权 ,充分发挥其在生产、经营中的主导地位 ,是中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一大问题。本文试图作些理论探讨。一、人力资本在生产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人力资本的内涵是指经过一定教育培训后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 ,表现为能带来利润收益并使资本得到保值和增值的价值能量。人力资本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是一切资本中最重要、最宝贵且最具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随着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对人力资本产权从理论上的关注到实践中的重视,经历了一个跳跃式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企业内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样享有产权,应分享企业剩余.但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必须有个事前契约.本文对经营者持大股没有反对意见,但反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在获得控股权过程中制度设计上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年会暨表彰大会于2010年1月8日在杭州召开。来自于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大会,与会者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论文交流。大会表彰了10位中国经营大师、10位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并颁发了证书。中国经营大师和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申论》是公务员"凡进必考"笔试科目之一,《申论》测评技术体系由《申论》的本质、架构、命题制卷及评判主体构成。深刻理解《申论》的本质内涵规定性,才能把握好《申论》测评考核的构架,从而提炼出《申论》的基本原则,以指导《申论》的命题制卷和评判,进而选拔出人岗匹配的治国理政优秀人才。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特别是《申论》测评技术应顺应新时代和新技术的潮流,推进改革创新和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区域公务员考录工作一体化,积极探索分阶段《申论》测评的研究,改革和发展《申论》测评技术。  相似文献   
7.
消费理论、消费模式与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了以西斯蒙第、凯恩斯、库兹涅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消费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理论,回顾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奈时期采用凯恩斯主义实行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并基于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出了促进消费、加快社会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浙江省2010年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10年7月对浙江省6所高职院校部分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此作为有关部门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创造的经济组织形式,科学、准确地界定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性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笔者通过对浙江省玉环县农村股份合作制生成、改革过程及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当前理论界的一些观点与中央有关部委的认定以及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必要加以梳理.例如农业部(1992年)、国家体改委(1997年)都将股份合作制划归为集体经济,这使玉环的农民、干部们感到很别扭(调查对象语).反之,玉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