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祝志男 《前线》2013,(12):134-137
艰苦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久不衰的主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艰苦奋斗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涵的深刻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重温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仅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已故革命家的缅怀与纪念,也是对新形势下全党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的支持与推动。  相似文献   
2.
祝志男 《人民论坛》2010,(11):30-31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自身的不断强大与对台政策的正确是首要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议的签署是关键因素;两岸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是民意基础与有效途径;"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深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3.
祝志男 《前线》2014,(8):72-73
<正>《反杜林论》作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因其使命的重大与内容的经典,观点的鲜明与语言的犀利,经百年而不衰,历千锤而弥新,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著作之所以经久不衰,源于其赢得的历史地位与蕴含的现实价值。赢得了思想交锋的重大胜利"这部著作决不是什么‘内心冲动’的结果。恰恰相反"。这是《反杜林论》一书三个版本的序言中的第一句话,也是恩格斯撰写《反杜林论》的原始初衷。恩格斯之所以开宗明义地指出,迫使其放下手头工作"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决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众所周知,1875年5月,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个组织——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成立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由于两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4.
朱文琦  祝志男 《求实》2020,(3):18-30,M0003,M0004
国家治理效能是政治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基本倾向及其理论特质,表明意识形态不仅可以构成一个分析框架,而且对国家治理效能的影响不容低估。意识形态与国家治理效能的互动过程遵循现代政治的运行机理,二者既相互促进、彼此协同,又呈现出特定张力甚至是激烈冲突。其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内在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工具、基本场域和精神旗帜,国家治理是执政党指导思想变革的内在依据。其理论逻辑集中概括为,本体论层面的结构关联、认识论层面的功能耦合、方法论层面的路径互成及价值论层面的目标共生。新时代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效能提升,需要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谋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祝志男 《前线》2014,(8):68-71
<正>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一般有研究、学习、浏览等不同方法,体现着不同的目标追求。本文从学习的角度阅读《反杜林论》,对以下要点略作解析。01《引论》的方法论特点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探讨了两岸"三通"实现的艰难历程与原因,认为海峡两岸"三通"之所以能够得以基本实现:第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贯彻以"三通"方式促进台湾问题解决和以经济促政治政策成功运用的范例;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必然;第三,两岸民众交流是促进两岸"三通"实现的重要动力;第四,是台湾国民党当局调整大陆政策和台湾人民认同和平发展道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6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核心主旨“十三个坚持”的第一条,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理论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