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绢艺,顾名思义,就是以绢为材制作工艺品。2008年11月,在秦氏绢艺第十二代传人秦竹林将他的代表作品——《蝈蝈白菜》交与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的那一刻,众目之下,那白菜仿佛受到阳光和露水的滋养,看起来葱翠鲜嫩!那栩栩如生的蝈蝈似乎已经沉醉在这份拔俗的清新里,又似乎在下一刻便会一跃而起!赞叹之余,人们难以揣度出一片平凡的绢与一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在以面食为主的河南地区,民间历来有制作面花的传统。面花是艺术,是百姓日常的“吃食”升华而成的民间艺术。河南人把馒头称为“馍”,称面花为“花馍”。人们在蒸馍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普普通通的食品制作成了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面食艺术品。这种艺术,大多出自农村、城镇家庭妇女之手,由最初的食用逐渐演化成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祭祀、馈赠的物品,继而发展成为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3.
一根细细的绣针,数缕多彩的丝线,在一双双巧手的上下翻飞中,美凝固于一方绣品上。于是,山水含烟凝翠,花草活色生香……遥想八百年前的大宋汴梁城,皇宫之内,街市一隅,这该是最寻常的一景吧。彼时,东京梦华里时时流淌着的,除了宋词的神韵,更有汴绣的异彩。  相似文献   
4.
我钟情于绞胎瓷,不是因为她的古朴奇妙、瑰丽多姿,而是怜惜她的含情脉脉、表里如一。唐宋以来,随着一个个窑口的“灰飞烟灭”,绞胎瓷便深藏闺中,很少有人能目睹她的芳容了。近百年来,神星钧瓷、汝州汝瓷、开封官瓷复烧成功,争奇斗艳,而绞胎瓷却一直无缘争春。  相似文献   
5.
你无法想象,一团朴实无华的泥土,经过火的洗礼,竟会凤凰涅檠般以万彩出世。这就是钧瓷窑变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美,摄入魂魄,令人迷醉。 20世纪末叶,一位对钧瓷窑变艺术苦苦追求的探索者从祖先的背影里走出来,把对陶瓷艺术炽热的爱,幻化成多姿多彩的钧瓷窑变之美,用坚韧和智慧实现着自己超越前人、创新钧瓷的理想,使传统的钧瓷艺术有了全新的表现形式。他就是被称为“中国陶瓷界的领军人物”阎夫立。  相似文献   
6.
河南内黄农民画,由木版年画、灯笼画、剪纸、壁画、陶艺等民间工艺历经数百年演变而成,兼具木版年画之喜庆、剪纸之明快、刺绣之细腻、壁画之流畅等特点。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现代艺术之长,以勾线为主,用不同的线条勾勒不同的形体,并运用当地特有的土制颜料,形成强烈的民俗化色彩,  相似文献   
7.
泱泱华夏,瓷的国度。千百年来,“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在中国瓷文化灿烂的篇章中绽放着各自的光彩,而作为“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更以“家有金银万贯,不及汝瓷一片”的颂言印证着它的特殊地位。 汝瓷因产自汝州而得名。汝瓷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自然古朴,抚其釉面,润如美玉。汝瓷的釉面呈蝉翼状,釉下有稀疏气泡,在光线照射下时隐时现,如繁星闪烁。汝瓷之所以贵比黄金,是有历史原因的。北宋末年,汝州的瓷业迅速崛起,三大汝窑呈鼎立之势,星罗棋布的小汝窑炉火熊熊。汝瓷的釉色以天青为最高境界,而天青既为天之色,  相似文献   
8.
崔静海,当代著名画家,祖籍河南,现居北京,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北京清源阁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帝,河南省当代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副院长,中原书画院一级画师。他曾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美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9.
泥咕咕是浚县庙会上的重要文化符号。它以其独特的民间文化内涵,彰显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和中原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折射出中原人民纯真质朴的审美情趣。泥咕咕使浚县庙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具人文内涵。千百年来,泥咕咕与浚县庙会相互依存,成为豫北乃至中原地区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大红灯笼是喜庆的象征。千百年来,红灯笼流溢的光辉笼罩着中华大地,温暖着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心,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情感,激励着人们对幸福、吉祥、富贵、团圆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