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益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但转型期的阶层分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加大了共产党进行利益整合的难度。要在各种相分歧和相冲突的利益之间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应该遵循民主政治的运作逻辑,允许多元文化并存,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寻求不同阶层的利益共同点,从而进行有效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群体性事件更为形象化地呈现,本文将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液体沸腾及其发生过程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机制做类比,通过对液体沸腾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展开对L县保路运动发生机制和逻辑过程的研究。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社会过程,群体性事件是因民众情绪的长期积压与克制,在特定事件的刺激之下而瞬间产生的共振现象。群体结构、民情基础、社会情境、地域空间,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等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逐级推进的层次,即问题的潜伏层、事件的初显层、舆情的集结层、事件的爆发和高潮层、事件的衰减平息层。本文试图以社会沸腾现象揭示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和内在机理,以便较为形象地呈现群体情绪的传播、感染及"共振"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乡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必然产物,并构成了农村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到农村治理.但农村民间组织在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之下,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发展困境,从而影响了农村民间组织和农村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阻碍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因而就需要解决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做出对农村民间组织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人大制度改革应遵循以民意为导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逻辑,从民众的内在需求中寻求改革动力,人大制度才会有稳固的基础,才会不断地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由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但由于党内民主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导向人民民主,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还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而党际民主作为连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实现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作用。因此,积极推动党际民主发展,有助于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通过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之一,但党内民主建设本身并不能构成中国实现人民民主的机制,只是为人民民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需要发展党的民主,建立起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衔接机制.只有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协同并进,才能更好地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从而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罗大蒙 《理论建设》2020,36(3):13-19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我国以举国体制开展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进行全民动员,建立健全了集中决策机制、对口支援机制、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机制、资源统一调配机制等,凸显了我国强大的组织决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资源统一调度能力和制度执行能力等。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是打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罗大蒙  周建军 《传承》2010,(6):32-33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通过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之一,但党内民主建设本身并不能构成中国实现人民民主的机制,只是为人民民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需要发展党的民主,建立起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衔接机制。只有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协同并进,才能更好地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从而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9.
罗大蒙 《理论月刊》2023,(11):111-119
情感是共同体的纽带,将邻里建设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情感共同体,是城市社区邻里重建的重要命题。互动是情感共同体的生产机制,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等情感表征,均蕴含于人际互动之中,微观的人际互动筑牢了共同体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社会互动媒介,共享具有激活积极情感要素的重要价值,是情感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载体。情感共同体建设实践经验表明,共享是情感唤醒机制,能够重构邻里关系,缔造邻里信任感;共享是情感凝聚机制,能够激发公民群体身份认同意识,强化邻里团结感;共享是情感延伸机制,能够培育居民公共精神,孕育社区公共品格。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工具,积极、正向的情感共同体为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