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建设新农村,关键的关键。是大力引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力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中来。  相似文献   
2.
郴州市苏仙区是一个典型的郊区型经济区。近些年来,苏仙区充分利用紧靠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区内的资源优势,以及 107国道、京广、京珠线纵贯区内的交通优势,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城市发展郊区农业,优化资源配套,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增加农民收入。  一、以政府调控为动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区党政联席会每个月都要研究围绕城市发展郊区农业和促使农民增收事宜。区里下发了《苏仙区农业生产安排意见》、《苏仙区关于积极开展冬造冬种…  相似文献   
3.
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田家湾村,离郴州市 3公里,是个郊区型大村。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干部和着市场的节拍,立足村情,发挥优势,走出了一条糍粑、粽子加工业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全村仅此项目年创收 6余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 500元。 打破常规,着力走质量农业发展之路 在计划经济年代,田家湾村的农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只管春耕秋收 ,由于只有稻谷加稻草,辛苦一年 ,只能够维持生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田家湾的农民认识到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立足"农"字,发挥优势,做活加工文章。一…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变法是一个历史的创举,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王安石用人不当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回顾历史,找出其用人上的失误,得出教训。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必须力促生产要素城乡对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新农村,关键的关键,是大力引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力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中来。一、加强引导,畅通对流渠道。加快生产要素城乡双向对流,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要从体制上、政策上加以引导和规范。一要畅通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渠道。必须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新增财政支出要向“三农”转移,向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转移,切实改善农村交通、通讯、水利、教育、文化等基础实施,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