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经历的仅次于“文化大革命”的一次大的挫折。揭示运动产生的原因,对于正确地总结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认识历史和认识现状,是有益的和必要的。本文试图对此作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请党史界的专家、学者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在五四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向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猛烈开火,形成了光辉灿烂、永留史册的五四精神。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期,五四精神曾遭到一些人的歪曲和否定。什么是五四精神?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初期一大革命准备时期。从一九二三年“二七”罢工失败到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以前。这期间党确定了统一战线政策,召开了“三大”,实现了国共合作,推动了工农运动的恢复与发展,为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期一大革命高潮时期。从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到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中央特别会议前。从“五卅”运动高潮到北伐的高潮,斗争形式从政治罢工到武装夺取政权。随着革命高潮的发展,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化,党内右倾妥协退让错误终使革命遭受严重损失。后期一大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指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国内的主要矛盾从人民大众与旧军阀的矛盾转向人民大众与新军阀的矛盾。党中央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召开的汉口特别会议,标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形成并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陈独秀全面放弃革命领导权,给革命造成了危机。自“四·一二”到“七·一五”蒋、汪相继叛变,革命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4.
党的创立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二○年八月上海党的发起组产生以前。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第二、组织阶段。从一九二○年八月到一九二一年七月党成立之前。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出现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即共产主义小组)。这些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出现,从组织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起义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这一阶段,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农村建立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  相似文献   
6.
思考题解答 13.如何正确估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中的成就和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从一九五七年一月到一九六六年四月,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在这十年中,由于党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等等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工作中又有挫折和失误,教训是很深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中的挫折和失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和若干阶段: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一九四九年十月到一九五二年底。党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任务,大力恢复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一九五二年底,土地改革运动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外,在全国基本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亦胜利完成。从这时起,国内的主要矛盾就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相似文献   
8.
1956年7月,周恩来发表的《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讲话,是一篇重要的政治历史文献。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重要的观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