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制的消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一无是处.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的有益部分应当汲取和继承,并在当代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四川具有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历史与现实优势 ,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此基础上 ,文字还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发展四川文化产业、振兴四川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都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现代都市社区管理服务的综合考察分析,论述了社区服务管理的若干实践性问题,并着重强调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文化的方法对社区进行功能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命题,并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本文认为,亦应将其纳入干部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提升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干部队伍成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传统儒学诚信观与当代信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在走向现代化、后现代化过程中 ,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信用缺失现象及其成因。认为剧烈的社会变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无疑使传统的信用体系及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传统儒学的诚信理论进行转化性创造并重建解读体系以教育国民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60年前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所著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发表 ,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并对该文的现实意义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以明末甲申年明朝灭亡的重大史实为背景 ,深入探讨了明亡的原因及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历史教训 ,迄今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结构的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引起的文化重组现象 ,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重组过程中 ,应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30日至31日,由国家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与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联合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事务与跨世纪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召开。 此次研讨会层次较高,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参加会议的有50余名台湾学者和30余名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创建一门新兴学科——行政文化学的若干设想和基本的理论构架。作者认为:将文化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行政管理学的领域,用文化意识加以观照和阐释,对于该学科学科体系的完善和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深度的发掘,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并着重论述了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行政行为的影响以及文化对各级公务员人格结构、社会角色的塑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根据中国的社会实际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拓展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对于统战工作形式要求更加明确,加大了民主监督力度,这些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统战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