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人才观是内容丰富而又具创见的。他的“尊重人才’怕9思想从民主革命一直到1992年春的南巡谈话,贯穿于中国现代每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研究和探索邓小平的人才观.对于深入理解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科学的人才观办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运重知识”、“尊重入水”思想的一贯性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不仅贯穿于他的整个革命生涯中·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明确的针对性。抗日战争时期.他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立性及其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既展现了瑰丽多姿的珍宝,又背负着沉重的、有时又使人难以承受的历史负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从早期儒家伦理道德的著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人的思想倾向看,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创立的“仁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者爱人”体现了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当他的弟子伸弓问什么是“仁”时,他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既强调了人的群…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形成及美两重性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伦理道德观。从氏族社会演化而成的以血缘亲族为主体的宗法制度,从村社形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奠定了基础。黄帝和尧舜禹时代,造就了华夏族注重群体利益和自尊自强的道德观。随着华夏族兼并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并向江淮流域挺进,又造就了华夏族的民族统一观,进一步增强了华夏族的内在凝聚力和展拓力。周公创造的“礼”文化,管仲等人倡导的“重民观”和民族气节现,都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历史源头。此后,经春秋战国,由孔子创造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史学界乃至社会科学领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一直鲁法各异,对其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评价也莫衷一是,大致有以一卜几种说法:其一、地主阶级开明派发起的改良运动,即改良说;其二、具有初步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和建设运动,即改革建设说;其三、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即自救说;其四、低层次的西化运动,即西化说。笔者认为,这些只是从某个角度去论证洋务运动的性质,而未能从整个近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一总的进程中去把握问题的实质,因而难以全面概括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和根本属性。对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与…  相似文献   
5.
70年代末,一场围绕真理标准问题的思想大讨论在中国大地蓬勃地展开了。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标准只有一个》的思想评论,指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5月10日,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了南京大学胡福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次日,《光明日报》转发了该文,并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尖锐地提出要打破长期加在人们身上“左”的枷锁,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犹如阵阵惊雷,在全国引起了强大的反响,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藩…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满怀着“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宏愿,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共和国道路,不屈不挠地奋斗了整整四十年。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他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进行的一系列民主和法制建设,对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对推动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一、民主共和道路的先驱和伟大开拓看。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正规地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①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上的建设上,孙中山在许多方面都是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