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21世纪,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复合型理工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在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学生成长带来的缺陷和影响 人文素质培养,是相对于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2.
梁宗岱先生在《诗与真》中 ,将宇宙意识的确立 ,作为他所倡导的“纯诗”创作的最高标准 ,呼吁中国新诗人如歌德、陈子昂那样在诗中表现出浩荡苍凉的宇宙精神。该书成于 30年代 ,不可能预见今后中国新诗的发展。本文循此出发 ,探究中国新诗中有没有这种超越性的宇宙意识表现 ,并进一步梳理、阐发这种宇宙意识的表现形态及嬗变线索 ,从而揭示出新诗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一、多元时代道德共识的整合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一方面,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出现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多样化。另一方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作为院校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增强教育管理者工作的针对性、自觉性,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范劲 《探索与争鸣》2023,(10):126-135+179
《三体》是一个改变世界框架的思想和文学实验。作者设想,地球人在外星人带来的灾难面前,被迫放弃人类世界框架,采纳基于黑暗森林图像的宇宙关系法则。新的世界框架必然造成人性的重估,催生新的认知方式和道德原则。刘慈欣以社会学家的严谨态度,一步步地将全部过程展开。这既是从休谟到罗尔斯的普遍人性论批判的延续,也冲击着传统的看文学的方式,因为在刘慈欣这里,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取决于世界设定,“世界”才是他要描述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